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宋朝探花郎在线阅读 - 第三九七节 真真假假传的很快

第三九七节 真真假假传的很快

    刘安听李继隆连说了三个不好之后便明白了,李继隆是真正的心怀正义,要灭倭以除恶扬善。

    至于自己,刘安突然间认为自己也崇高了许多,自己也是好人。

    当天,刘安凭借圣旨、枢密院、中书给予的权力,下达了一条军令,军令从出了李继隆府门开始,仅半个时辰,整个汴梁的军人几乎全知道了。

    汴梁禁军六大营,其中包括新兵营、厢军调用训练营,甚至是城卫都知道了这道军令。

    刘安手上再次掌握了大元帅兵符。

    同时,刘安受命调十万禁军作战,其任务,保护一座超级银山。

    十万禁军来保护的一座银山有多大?

    汴梁的茶楼在军令下发一个时辰后热闹了起来。

    有位六十多岁,拥有子爵封号的老副将一只手拿着笔,一只手捧着茶碗站在茶楼那面白墙前。

    “守护一座银山,老朽不知这银山有多大,但老朽从军多年,十万兵马负责驻守,那么这驻军需要多大地方,这个老朽知道,在座的怕是许多人也知道。”

    “一营三千兵马,加上杂、辅、役、劳。步兵需要两千亩这么大一块地方驻军,若加上操兵校场的话,便需要三千亩。”

    平均一人一亩地。

    有人就问了:“一人一亩地,要这么大吗?”

    “这是常备驻军的营盘,最少三道防线,拒马为第一道、陷坑为第二道、营墙才是第三道。除此之外,这之间还有巡逻以及方便快速奔跑的轻驰道。再说营内,三千人吃喝,仓库要有,存水的水池,存水的木桶,还要引活水入营……”

    老校尉就这么算着。

    骑兵需要的营盘更大,十万禁军拉开了驻守,这里需要一个县这么大的地盘。

    那么银山有多大呢?

    紧接着,一条小道消息不知道从何处传出来,据说是来自嵩山,有个商人无意中听到的。

    据说是,寇相公派人去找银匠查问,最大的炉一天可以炼多少银。

    大宋最大的银炉,一炉可以装二十石银矿石,用灰吹法三天一个大循环,平均一天可以炼七炉,依大宋原先许多银矿的出银率,八石矿出七两银来计算,那么一天约在七斤半的纯银。

    而寇相公派人问的是,三百只炉大概什么时候能造出来。

    那么,商人的推算就是,炉不可能满负荷使用,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清洗,就要整修。只有每天出银至少十五石,否则根本不需要三百只炉。

    这个数字是错误的。

    因为刘安给的推算是一年约千石,也就是差不多五十吨的产量。

    可张齐贤用羊汤胡扯了一把,寇准脑袋给张齐贤搞乱了,认为一天就可以产一千多斤银,也就是十石,把这个数据再翻了三倍。

    而寇准派出去的人想的是,这炉运到海外,万一损坏了没有办法及时修理怎么办,所以加一倍的量备足,万一有损坏的还有其他的炉可以用。

    所以加一倍,再取整。

    这就是三百只炉。

    按这样算下来,日产量从商人嘴里传出来的就是,每天至少十五石,一年就是四千多石。

    事实上,那银山在巅峰时期,一年就也就二千多石的产量。

    而且这还是在有了蒸汽机之后,才达到的产量。

    纯靠人力,三十七吨便是巅峰,折下来就是七百石左右。

    其余的铜、铅、锌不算。

    可民间却不这么看。

    特别是刘安调一千禁军精锐护卫那天然银树去嵩山,被无数百姓围观之后。

    仅仅三天时间,汴梁城内连负责清扫路面的下等杂工都知道了,大宋发现了一处超大规模的银山,但那不在大宋境内,禁军调十万准备前往驻守。

    有人根据朝廷开出的预采购清单推算了。

    毛线、毛毡代表那个地点比较冷,占城那里很热。而后,海船的造船量无限量扩大化,仅明州就要增加两个大型船坞,证明要出海。

    杭州、金陵、徽州商盟的人提出,极有可能在倭岛。

    因为高丽若发现超大规模银矿,根本不需要驻军,只要倭岛需要。

    同时,朝廷已经开始定制炼银用的大炉,五百只。

    有银子,有无数的银子。

    原本在嵩山借祭天想作点大生意的商号留下的二掌柜,大掌柜纷纷赶往汴梁。

    一夜之间,汴梁的客栈日租都涨了五成。

    李继隆府,正门、偏门、侧门、后门,连围墙一圈都站满了人,这些人从天亮开始出现,一直到日落才离开。

    他们要见刘安。

    刘安披着雪白的一件纯色貂皮大衣站在雪地里,面前是一株梅。

    “你心情挺好。”

    李继隆挺喜这种热闹,商人们的热情代表着这银山有挖的价值。

    刘安回头看了李继隆一眼,又转头看向梅花:“李将军,我一首咏梅的诗被你给吓回去了。”

    “梅可赏,门外的人却不可不管。”

    “我是没想好。”

    李继隆反问:“还需要想,不挖等着别人去挖吗?”

    刘安转过身:“李将军,原本咱们考虑的是想骗辽人过去,可官家的意思把这银山当为大宋私产了。这计划没有变化快。还有,就我所知,咱们国库虽然还有不少钱,但今年免农税,钱要留着不能动用。大规模开发银山前期投入至少是五百万贯起。”

    听完刘安的话,李继隆伸出一只手:“五百万贯,最多就是五百万两银子,你说一年能挖一千石的话,这就是一百六十万两,三个就能回本。”

    “账不是这么算的,这只是银,还有附加的产业价值,五百万贯最多半年就能回本。因为那里还有铜、铅、锌。不算木料,不算商贸,只说矿产的价值,一年也能回本。”

    “那还不赶紧去挖。”

    刘安继续摇头:“就算回本,一年的利润也不够高,我想挣一把快钱。”

    “你随意,想怎么样都行,官家已经有授权给你。”

    刘安点了点头,对站在远处的铁头吩咐道:“去通告一下,一个时辰后,摘星阁正堂。”

    “是!”

    摘星阁正堂在汴梁还有一个私底下的名称,叫大宋总商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