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帝,但大明已经没了 第48节
书迷正在阅读:开局一座旅馆:我躺赢了、改写团灭漫画的结局、穿成游戏最惨大魔头、豪门后爸摆烂后爆红了、重生后我被叔宠坏了、三个好汉一个帮(古言 NPH)、渣攻导演,在线崩书、和反派绑定相爱系统、腐蚀国度、被主角们觊觎了
在两方默契地“双向奔赴”之下,清军准备拔营东进,而明军这边,李定国、李过两军也快速南下奔赴尧山战场。
至于王夫之,在获悉清军没有西进或继续南下意图后,也紧接着北上义宁,而后过阳江回师桂林城。
胡一青算是意气风发,一路剿灭了百丈山、千秋峡、灵川清军剩下的三瓜两枣。胆子极大的他居然带着自己那万余各族联军,跑到之前歼灭了清兵辎重部队的白石潭,而后重新回到自己当年打游击的尧山山区。
自从清军拔营退军后,整个桂林城都算彻底放松了下来,长达二十七日的守城战,实在是快要把大家的神经都绷断了。
许多物资从南面的平乐等地重新运入桂林,整个城市都再次焕发出生机。城墙上的血迹被洗净,街道上的店铺又重新开业,妇孺们开始回到自己家中,继续料理家务。
仿佛一切都回到了战前。
但一众君臣知道,战争还没有结束。
辛苦了这么久,付出了如此大的牺牲,要是不能将孔有德留在广西,岂非功亏一篑?
北面,李定国派来奏报的信使一到,便被朱由榔招来觐见。
李定国将自己的战略意图全部写进奏折,希望得到桂北方面各部的配合。
面对李定国设下,“四面围逼,尧山决战”的战略方针,高一功、赵印选等人讨论后觉得切实可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言罢,朱由榔直接任命李定国为此战明军总指挥,包括胡一青、王夫之乃至于桂林这边的明军都听从他调度。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的来,先是胡一青收复灵川,算是堵上了桂林北面大门,而后就是王夫之率军归来。
说实话,此战中,胡一青和王夫之的表现是远远超出了朱由榔预计的。
原本他只是希望二人能够牵制部分清军,在外围打打边鼓。
没想到这两人居然无师自通,搞起了“抗清民族统一战线”,硬是将桂北、桂东、桂中的广大少数民族山民们发动了起来,拉出好几万的队伍,跑到清周围四面开花。
尤其是王夫之,他知道以胡一青那脑袋恐怕是很难想到这些的,从二人上的奏折来看,这应当大都是王夫之的主意。
朱由榔出城相迎,王夫之这次算是立下大功,之前他越级将王夫之从一个庶吉士擢拔中书舍人,再到兵部郎中,虽然是事急从权,可恐怕也难免被戴上“宠臣”的标签。
此次夜出桂林,北上尧山,收服夷民,东复平乐,西征义宁。
他走时不过带走十来个护卫,胡一青那也不过几千残卒,如今却硬生生凑出了三四万大军,可以说让人不得不服了。
如今王夫之和胡一青已经分兵,再挂上一个监军的名号也有些不伦不类,故而朱由榔干脆拿掉他的监军帽子,改为都察院系统的佥都御史,也算是升官了。
王夫之本欲将自己麾下两万多各族联军重新交给军方指挥,但朱由榔却让他依旧以“桂北安抚使”的名义领着。
他之前只是抱着一种猎奇心理,将王夫之后世思想大家当做一个历史名人看待,现在却发现王夫之居然还有带兵的潜能没被挖出来,不如趁机培养一下,日后自己手下也能多出一个能文能武的方面之才。
“胡一青!又是胡一青这个狗贼!”
孔有德快要气炸了,清军才刚刚步入尧山地域,早就在这边山区以逸待劳的胡一青部就冒了出来。
有了当地夷民帮助的明军打起游击更厉害了,在深山老林任意穿梭,东边放一铳,西边射一箭的,虽然没能造成多大伤亡,但却实实在在拖住清军前进脚步。
“报!王爷,北边,北边……”
“李定国已经到海阳山北边了!”
海阳山北麓不远,明军已然开始整顿队伍,两军相距不足三十里,大战一触即发……
第69章 决战(上)正面碰撞
五月的天空,分外阴沉
再过三天就是小满,民谚有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也就是说,整个南方地区的大规模降雨即将来临,这对于刚熬过春季少雨期的农民们是一件天大的喜讯,因为这些降雨对于多年来渐重的旱情而言十分重要。
但在广西北部,一场席卷十几万人的巨大风暴即将爆发。
海阳山后是一般被叫做海洋山,风景优美,盛产杉树、松树,是湖广和广西的天然界线之一。
而尧山则是桂林周边最大的山峰,因唐时在山上建有尧帝庙而得名。
两军生死抉择的战场,就设在这风景如画的两山之间。
第一场正面冲突,是在一个叫做岭阳的小山庄旁进行的。两军的前锋在此偶遇,爆发了一场遭遇战,清军虽然连日作战,疲惫不堪,而且士气低迷,但如今乃是为了求活路,所以垂死挣扎的意志力也不可忽视。
明军前锋稍微受挫,也不气急,只是回师禀报。
明军将六万大军分为十二阵,各有参将统领,以两个雁形排列,自东北方向清军逼来。
孔有德既为突破,便让大军集结为一字长蛇状,摆开决战架势,桂北山区地势狭窄,只能依靠稍微开阔的河谷地带,依据而守,并将兵力向两侧铺开。
除了本阵之外,两军还各有一支游离在外的机动兵力,孔有德这里,是敬谨郡王尼堪所率的四千多八旗劲旅(在平乐、胡一青那折了几百,又在桂林攻城时被朱由榔坑了不少,原本六千骑如今只剩下三分之二了)。
而在李定国手中,便是李过的三千骑兵以及一万精锐。
这次对决相当公平,李定国这边本部也就是六万多人马,而孔有德在桂林城下消耗这么久后,手中能用的也不到七万。
当然,公平是相对而言的,在战场外围,胡一青的“游击队”还在到处活跃,而王夫之抵达桂林后,两万联军与城内守军合流。
朱由榔将城防交给周邦麾下民夫营,而把已然修整了三日的城内剩余约六千明军(部分轻伤员归建)全都带了出来。
现在还不是庆祝胜利的时候,如果不能把孔有德和他剩下的七万大军全部歼灭在广西,那么之前做的这么多准备,付出这么多牺牲岂不是毫无意义?
他不能对不起,那些牺牲在桂林保卫战的将士和百姓。
当然,与之同行的,还有葡萄牙雇佣兵的十六门大炮(与红夷大炮对射中损失了两门)。
朱由榔亲自领军东进,踹清军的屁股,不过他倒是对自己几斤几两掂量得比较清楚,并没有干涉前线李定国的指挥,只是当个吉祥物,用身后那根龙纛振奋士气和凝聚军心而已。
这倒不是说朱由榔喜欢多事,明明可以坐在桂林等战果,却非要跑到前线去添乱,其中还是有着多方考量的。
一方面,此战除了李定国所领导的光复左军以外,还有前军、中军各部,乃至于广西本地的土司人马、葡萄牙的雇佣军参与。这些杂七杂八的人马本就是上个月朱由榔才勉强捏合在一起的,想要让他们统一起来,配合默契,没有让朱由榔这个大明天子,亲自到前线给李定国坐镇更好的办法了。
其次,朱由榔当然也有些私心,作为一个已经干了大半年,过了“实习期”的皇帝,他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目前自己麾下的军方势力种种问题,那就是派系独立性太强。
故而他必须要在战争的第一线,越过这些将帅,直接在底层官兵心中建立起领导者的威望,而那杆龙纛便是最好的工具。
清军绿营骑兵总兵马雄部最先与明军军阵接触。
将近三千骑兵犹如铁钎,以箭头状直奔正在列队前行的左军左师总兵王复臣麾下军阵。骑兵短途奔袭,速度很快,三百多步的距离,瞬息即至。
王复臣是跟随张献忠起义的老兄弟,一直在刘文秀麾下听用,乃是刘文秀手下第一悍将。
骑兵们抽出马鞍下的弯弓,朝向明军大阵,隔着数十步抛射一轮,有些人拿着骑矛、花骨朵、马刀,嘴里不断呼喝,喊杀、怪叫一片,作出架势,直欲冲阵。
王复臣乃是陕北出身,对这些同样大多为北方而来的绿营骑兵相当熟悉。
“咚咚咚……”
眼见清军骑兵逼近,明军队列中鼓手进军的鼓声响了起来。
王复臣手提长矛,跃马当先,带着将佐和亲兵向前,随着他的动作,整个军阵也开始动了起来。三个参将麾下,总共数千人一齐前进,将士们挥舞手中兵器,大吼三声“杀杀杀”,声震八方,气势恢弘。
一人高的盾牌和藤牌与长矛、长枪、狼筅交替放置,面对清军骑兵冲锋方向,后面强弓、硬弩、火铳严阵以待,早已装填完毕。
其后又是一通鼓声“咚咚”震响,手持藤牌的步兵在前排半蹲,后面士兵的长矛、狼筅远远伸出指向对面,火铳“砰砰”开火。
清军虽然也有用骑弓、火铳回击,但只能对明军造成零星伤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清军骑兵最前面的百骑犹如割麦子般,顷刻倒下,但后面的如云的骑兵却能凭着惯性直突明军阵内。
三十步,军阵火铳、弓弩齐射,对面的箭矢也蜂拥而至。
这次距离更近,伤亡便顿时增大,前面的长矛、狼筅兵即便有藤牌保护,但依然稀里哗啦地,哀嚎着倒下一片。
哪怕是作为主将的王复臣这里,不少箭矢也透过前方藤牌、枪矛阵势窜了进来,身边几名士卒被射中,立即跌倒在地,咬着牙根,低声呜咽痛叫。
可左军将士毕竟也都是老兵,并非中军那些个民夫壮勇临时充数,阵列依旧完整无缺,毫无动摇迹象。
“杀!”
双方终于碰撞到了一起,在巨大的惯性下,军阵前面的士卒立马就尸横遍野,但清军骑兵的速度也被迟滞下来。
见马雄打算指挥骑兵撤出,再来一次冲击,王复臣立马招呼左右步军刀牌手,上前将清军紧紧咬住!
马雄左劈右砍,见脱不了身,干脆在马上与明军混战起来,企图一举突破这一军阵。
桂北地势不平,部队往往被分割为好几个部分,现在其他部分的两军也开始混战了起来。
孔有德企图在右翼集中兵力,从刘文秀领导下的明军王复臣、张胜等部军阵突破。
李定国干脆将计就计,也不增强被突击的左翼,而是同样将兵力集中于另一边,将战场从一条直线拉成一条斜线。
而在离战场西面不远处,一座秀丽的山坡上,十六门长管火炮正在调试,很快就吐露出自己的怒火。
王夫之麾下的各族联军则和胡一青的“游击队”合流,开始在远离交战前线,多山的芦田镇北部骚扰牵制清军左翼。
游离在战场之外的尼堪,还在到处寻找捕捉李过的身影。
战斗迅速进入白热化,对于后方突然冒出来的炮火,很是让清兵骚乱了一番,因为在桂林城下,他们都快被这些大炮折磨出恐惧症了。
为了回援被炮火和“游击队”搞得寸步难行的左翼,孔有德不得不从中军调集部队前往顶住王夫之部和高一功、赵印选的那六千多人。
结果当然是,兵力越来越分散,给了李定国战机可寻,他几乎毫不迟疑,亲自率领中军,毫不保留,直接扑了过去!
《孙子兵法》有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就是说,在两军刚刚交战时,以严整的军阵应对周旋,但只要一发现改变形势的战机到来,指挥官就应当毫不犹豫的将全部筹码赌上去,一鼓作气!
双方最为激烈的交锋便由此毫无征兆的突然爆发,孔有德本部和李定国本部几乎是在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内,便猛烈碰撞在一起!
而此时,阴沉天空终于承载不了积累的水分,淅淅沥沥的雨点,向厮杀声震天的桂北山区倾泻而下……
第70章 决战(中)孔贼授首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雨幕茫茫,沉重天际拉开一幅灰暗色的布幔,雨从远方开始,接着又响起近处的雷声,灰幔缓缓向上升起,风势由缓到急,伴随着瀑布般雨点倾泻而出。
广西本就是山水形胜,丛林与田地的国度,雨水如注浇洒在双方士卒身上,在短兵相接的拼杀中,与污浊的泥土和草碎混杂,变成一个个泥猴。
仅有头上那标志性的发髻和小辫可以分出敌我,喊杀声和雷声、雨声交错在一起,让人实在分不清是天在吼,还是人在吼。
所有阵型、编制、指挥都乱了套,遮天蔽日的大雨和狂风中,参将、总兵除了自己周边的亲卫,再也喊不应其他人,至于什么金鼓、旗号更是无从谈起。
在雨水和疾风冲刷下,所有火铳、火炮都哑了火,弓箭与强弩也丧失了原有的威力,接下来,只剩下最纯粹,最原始,最残酷,意志与勇气的碰撞!
李定国中军与孔有德中军接触的地方,是一处狭隘的河谷,风雨之中,为了抱成一团,明军往往四五个人聚为一伙,向着散乱的清兵阵列发起进攻。
至于王夫之,在获悉清军没有西进或继续南下意图后,也紧接着北上义宁,而后过阳江回师桂林城。
胡一青算是意气风发,一路剿灭了百丈山、千秋峡、灵川清军剩下的三瓜两枣。胆子极大的他居然带着自己那万余各族联军,跑到之前歼灭了清兵辎重部队的白石潭,而后重新回到自己当年打游击的尧山山区。
自从清军拔营退军后,整个桂林城都算彻底放松了下来,长达二十七日的守城战,实在是快要把大家的神经都绷断了。
许多物资从南面的平乐等地重新运入桂林,整个城市都再次焕发出生机。城墙上的血迹被洗净,街道上的店铺又重新开业,妇孺们开始回到自己家中,继续料理家务。
仿佛一切都回到了战前。
但一众君臣知道,战争还没有结束。
辛苦了这么久,付出了如此大的牺牲,要是不能将孔有德留在广西,岂非功亏一篑?
北面,李定国派来奏报的信使一到,便被朱由榔招来觐见。
李定国将自己的战略意图全部写进奏折,希望得到桂北方面各部的配合。
面对李定国设下,“四面围逼,尧山决战”的战略方针,高一功、赵印选等人讨论后觉得切实可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言罢,朱由榔直接任命李定国为此战明军总指挥,包括胡一青、王夫之乃至于桂林这边的明军都听从他调度。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的来,先是胡一青收复灵川,算是堵上了桂林北面大门,而后就是王夫之率军归来。
说实话,此战中,胡一青和王夫之的表现是远远超出了朱由榔预计的。
原本他只是希望二人能够牵制部分清军,在外围打打边鼓。
没想到这两人居然无师自通,搞起了“抗清民族统一战线”,硬是将桂北、桂东、桂中的广大少数民族山民们发动了起来,拉出好几万的队伍,跑到清周围四面开花。
尤其是王夫之,他知道以胡一青那脑袋恐怕是很难想到这些的,从二人上的奏折来看,这应当大都是王夫之的主意。
朱由榔出城相迎,王夫之这次算是立下大功,之前他越级将王夫之从一个庶吉士擢拔中书舍人,再到兵部郎中,虽然是事急从权,可恐怕也难免被戴上“宠臣”的标签。
此次夜出桂林,北上尧山,收服夷民,东复平乐,西征义宁。
他走时不过带走十来个护卫,胡一青那也不过几千残卒,如今却硬生生凑出了三四万大军,可以说让人不得不服了。
如今王夫之和胡一青已经分兵,再挂上一个监军的名号也有些不伦不类,故而朱由榔干脆拿掉他的监军帽子,改为都察院系统的佥都御史,也算是升官了。
王夫之本欲将自己麾下两万多各族联军重新交给军方指挥,但朱由榔却让他依旧以“桂北安抚使”的名义领着。
他之前只是抱着一种猎奇心理,将王夫之后世思想大家当做一个历史名人看待,现在却发现王夫之居然还有带兵的潜能没被挖出来,不如趁机培养一下,日后自己手下也能多出一个能文能武的方面之才。
“胡一青!又是胡一青这个狗贼!”
孔有德快要气炸了,清军才刚刚步入尧山地域,早就在这边山区以逸待劳的胡一青部就冒了出来。
有了当地夷民帮助的明军打起游击更厉害了,在深山老林任意穿梭,东边放一铳,西边射一箭的,虽然没能造成多大伤亡,但却实实在在拖住清军前进脚步。
“报!王爷,北边,北边……”
“李定国已经到海阳山北边了!”
海阳山北麓不远,明军已然开始整顿队伍,两军相距不足三十里,大战一触即发……
第69章 决战(上)正面碰撞
五月的天空,分外阴沉
再过三天就是小满,民谚有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也就是说,整个南方地区的大规模降雨即将来临,这对于刚熬过春季少雨期的农民们是一件天大的喜讯,因为这些降雨对于多年来渐重的旱情而言十分重要。
但在广西北部,一场席卷十几万人的巨大风暴即将爆发。
海阳山后是一般被叫做海洋山,风景优美,盛产杉树、松树,是湖广和广西的天然界线之一。
而尧山则是桂林周边最大的山峰,因唐时在山上建有尧帝庙而得名。
两军生死抉择的战场,就设在这风景如画的两山之间。
第一场正面冲突,是在一个叫做岭阳的小山庄旁进行的。两军的前锋在此偶遇,爆发了一场遭遇战,清军虽然连日作战,疲惫不堪,而且士气低迷,但如今乃是为了求活路,所以垂死挣扎的意志力也不可忽视。
明军前锋稍微受挫,也不气急,只是回师禀报。
明军将六万大军分为十二阵,各有参将统领,以两个雁形排列,自东北方向清军逼来。
孔有德既为突破,便让大军集结为一字长蛇状,摆开决战架势,桂北山区地势狭窄,只能依靠稍微开阔的河谷地带,依据而守,并将兵力向两侧铺开。
除了本阵之外,两军还各有一支游离在外的机动兵力,孔有德这里,是敬谨郡王尼堪所率的四千多八旗劲旅(在平乐、胡一青那折了几百,又在桂林攻城时被朱由榔坑了不少,原本六千骑如今只剩下三分之二了)。
而在李定国手中,便是李过的三千骑兵以及一万精锐。
这次对决相当公平,李定国这边本部也就是六万多人马,而孔有德在桂林城下消耗这么久后,手中能用的也不到七万。
当然,公平是相对而言的,在战场外围,胡一青的“游击队”还在到处活跃,而王夫之抵达桂林后,两万联军与城内守军合流。
朱由榔将城防交给周邦麾下民夫营,而把已然修整了三日的城内剩余约六千明军(部分轻伤员归建)全都带了出来。
现在还不是庆祝胜利的时候,如果不能把孔有德和他剩下的七万大军全部歼灭在广西,那么之前做的这么多准备,付出这么多牺牲岂不是毫无意义?
他不能对不起,那些牺牲在桂林保卫战的将士和百姓。
当然,与之同行的,还有葡萄牙雇佣兵的十六门大炮(与红夷大炮对射中损失了两门)。
朱由榔亲自领军东进,踹清军的屁股,不过他倒是对自己几斤几两掂量得比较清楚,并没有干涉前线李定国的指挥,只是当个吉祥物,用身后那根龙纛振奋士气和凝聚军心而已。
这倒不是说朱由榔喜欢多事,明明可以坐在桂林等战果,却非要跑到前线去添乱,其中还是有着多方考量的。
一方面,此战除了李定国所领导的光复左军以外,还有前军、中军各部,乃至于广西本地的土司人马、葡萄牙的雇佣军参与。这些杂七杂八的人马本就是上个月朱由榔才勉强捏合在一起的,想要让他们统一起来,配合默契,没有让朱由榔这个大明天子,亲自到前线给李定国坐镇更好的办法了。
其次,朱由榔当然也有些私心,作为一个已经干了大半年,过了“实习期”的皇帝,他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目前自己麾下的军方势力种种问题,那就是派系独立性太强。
故而他必须要在战争的第一线,越过这些将帅,直接在底层官兵心中建立起领导者的威望,而那杆龙纛便是最好的工具。
清军绿营骑兵总兵马雄部最先与明军军阵接触。
将近三千骑兵犹如铁钎,以箭头状直奔正在列队前行的左军左师总兵王复臣麾下军阵。骑兵短途奔袭,速度很快,三百多步的距离,瞬息即至。
王复臣是跟随张献忠起义的老兄弟,一直在刘文秀麾下听用,乃是刘文秀手下第一悍将。
骑兵们抽出马鞍下的弯弓,朝向明军大阵,隔着数十步抛射一轮,有些人拿着骑矛、花骨朵、马刀,嘴里不断呼喝,喊杀、怪叫一片,作出架势,直欲冲阵。
王复臣乃是陕北出身,对这些同样大多为北方而来的绿营骑兵相当熟悉。
“咚咚咚……”
眼见清军骑兵逼近,明军队列中鼓手进军的鼓声响了起来。
王复臣手提长矛,跃马当先,带着将佐和亲兵向前,随着他的动作,整个军阵也开始动了起来。三个参将麾下,总共数千人一齐前进,将士们挥舞手中兵器,大吼三声“杀杀杀”,声震八方,气势恢弘。
一人高的盾牌和藤牌与长矛、长枪、狼筅交替放置,面对清军骑兵冲锋方向,后面强弓、硬弩、火铳严阵以待,早已装填完毕。
其后又是一通鼓声“咚咚”震响,手持藤牌的步兵在前排半蹲,后面士兵的长矛、狼筅远远伸出指向对面,火铳“砰砰”开火。
清军虽然也有用骑弓、火铳回击,但只能对明军造成零星伤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清军骑兵最前面的百骑犹如割麦子般,顷刻倒下,但后面的如云的骑兵却能凭着惯性直突明军阵内。
三十步,军阵火铳、弓弩齐射,对面的箭矢也蜂拥而至。
这次距离更近,伤亡便顿时增大,前面的长矛、狼筅兵即便有藤牌保护,但依然稀里哗啦地,哀嚎着倒下一片。
哪怕是作为主将的王复臣这里,不少箭矢也透过前方藤牌、枪矛阵势窜了进来,身边几名士卒被射中,立即跌倒在地,咬着牙根,低声呜咽痛叫。
可左军将士毕竟也都是老兵,并非中军那些个民夫壮勇临时充数,阵列依旧完整无缺,毫无动摇迹象。
“杀!”
双方终于碰撞到了一起,在巨大的惯性下,军阵前面的士卒立马就尸横遍野,但清军骑兵的速度也被迟滞下来。
见马雄打算指挥骑兵撤出,再来一次冲击,王复臣立马招呼左右步军刀牌手,上前将清军紧紧咬住!
马雄左劈右砍,见脱不了身,干脆在马上与明军混战起来,企图一举突破这一军阵。
桂北地势不平,部队往往被分割为好几个部分,现在其他部分的两军也开始混战了起来。
孔有德企图在右翼集中兵力,从刘文秀领导下的明军王复臣、张胜等部军阵突破。
李定国干脆将计就计,也不增强被突击的左翼,而是同样将兵力集中于另一边,将战场从一条直线拉成一条斜线。
而在离战场西面不远处,一座秀丽的山坡上,十六门长管火炮正在调试,很快就吐露出自己的怒火。
王夫之麾下的各族联军则和胡一青的“游击队”合流,开始在远离交战前线,多山的芦田镇北部骚扰牵制清军左翼。
游离在战场之外的尼堪,还在到处寻找捕捉李过的身影。
战斗迅速进入白热化,对于后方突然冒出来的炮火,很是让清兵骚乱了一番,因为在桂林城下,他们都快被这些大炮折磨出恐惧症了。
为了回援被炮火和“游击队”搞得寸步难行的左翼,孔有德不得不从中军调集部队前往顶住王夫之部和高一功、赵印选的那六千多人。
结果当然是,兵力越来越分散,给了李定国战机可寻,他几乎毫不迟疑,亲自率领中军,毫不保留,直接扑了过去!
《孙子兵法》有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就是说,在两军刚刚交战时,以严整的军阵应对周旋,但只要一发现改变形势的战机到来,指挥官就应当毫不犹豫的将全部筹码赌上去,一鼓作气!
双方最为激烈的交锋便由此毫无征兆的突然爆发,孔有德本部和李定国本部几乎是在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内,便猛烈碰撞在一起!
而此时,阴沉天空终于承载不了积累的水分,淅淅沥沥的雨点,向厮杀声震天的桂北山区倾泻而下……
第70章 决战(中)孔贼授首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雨幕茫茫,沉重天际拉开一幅灰暗色的布幔,雨从远方开始,接着又响起近处的雷声,灰幔缓缓向上升起,风势由缓到急,伴随着瀑布般雨点倾泻而出。
广西本就是山水形胜,丛林与田地的国度,雨水如注浇洒在双方士卒身上,在短兵相接的拼杀中,与污浊的泥土和草碎混杂,变成一个个泥猴。
仅有头上那标志性的发髻和小辫可以分出敌我,喊杀声和雷声、雨声交错在一起,让人实在分不清是天在吼,还是人在吼。
所有阵型、编制、指挥都乱了套,遮天蔽日的大雨和狂风中,参将、总兵除了自己周边的亲卫,再也喊不应其他人,至于什么金鼓、旗号更是无从谈起。
在雨水和疾风冲刷下,所有火铳、火炮都哑了火,弓箭与强弩也丧失了原有的威力,接下来,只剩下最纯粹,最原始,最残酷,意志与勇气的碰撞!
李定国中军与孔有德中军接触的地方,是一处狭隘的河谷,风雨之中,为了抱成一团,明军往往四五个人聚为一伙,向着散乱的清兵阵列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