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旅明在线阅读 - 第250章

第250章

    雷剑闻言后哈哈一笑,然后用手臂在前方画了一个圆:“最少还有两里路,测5个点,挖10筐回去才算数。”

    “握草!”潘明忠这下头大了。

    ……

    河溪沿岸的铁砂矿,成矿条件还是比较苛刻的。必须要上游的水流正好从矿区穿过,然后再加上多年的风化和岩石碎裂,铁矿砂被一点点冲刷搬运到下游才可以。

    当然了,这种形式的滨海矿砂,通常产量很少,因为他们平铺在河床,浅滩,入海口这些部位,厚度不足。

    但是滨海砂矿也有很多好处的。

    首先是品位高。中国号称地大物博,然而铁矿品位是硬伤:平均只有35%左右,很多都没有工业开采价值。少数像海南石碌铁矿这种平均51%的,已经是国内第一了。

    比起澳洲巴西那些动辄60%以上精铁矿,实在拿不出手。

    而铁砂矿常年被水流冲刷,等于是经过了自然洮汰,所以品位要比普通铁矿高一点。像雷剑在溪口这边拿到的样品,目测都在40%以上。

    另外,铁矿砂不需要钻深山老林,不需要铺路挖隧道,开掌子面,抽水抽瓦斯防止矿洞塌方,所以,这是眼下最适合穿越势力的采矿方式:不会有频繁的死亡,只需要铲子和筐,任何人都可以胜任。

    勘探队最终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才完成了任务。队伍一直深入到溪口上方2公里的地带,才采集到足够的样本。10几筐从水下和河滩部位分别采集到的铁砂矿,都被雷剑一一标识清楚,只等运回窑区基地分析化验了。

    与此同时,雷剑也用数码相机将河口小平原的地形全部摄了下来。下一次大部队到来的时候,就会根据这些照片准备好物资和人手,在最短时间内修建起城堡和码头。

    ……

    元斗号完成勘探铁砂的任务后,毫不停留继续拔锚北上。在逆风中走了整整两天后,才来到花莲附近。

    考虑到花莲这边各种蕴含的石矿全部需要进山勘探,潘明忠想想还是算了——石头在那里是跑不掉的,人钻进密林可就出不来了。

    过花莲而不入后,下一站是宜兰。

    到了宜兰,就已经接近了台湾东北角。

    宜兰三角洲平原,算是台东一线最大的一块冲积平原了——虽说面积只有300平方公里。

    元斗号路过这里的时候,特意将航线外移了一点,免得当地噶玛兰族的土著窜出来找麻烦。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穿越势力的触手,是不会伸到宜兰这边的。

    秀姑峦溪口的铁砂矿,事实上纬度比大员岛还要低一点。也就是说,从大员南下,跑四分之一个台湾的海程,然后绕过垦丁角,从外岛岸北上同样多的路程,就可以抵达。

    至于今后去台北,那肯定是从大员直接北上。所以,像宜兰这种处于台湾东北角的化外之地,也就是今天路过这一趟,元斗号除了拍下几张远景照片外,再没有其他动作。

    过宜兰后,当天深夜,元斗号悄无声息地绕过了三貂角。后世这里有明亮的灯塔,17世纪当然不会有这玩意。

    绕过三貂角后,元斗号的航向已经从正北,渐渐偏移成了西北。继续航行20公里后,就是台湾东北角标志性的鼻头角海岬了。

    鼻头角同样没有灯塔,绕过去后,元斗号的航向从此刻起,正式变成了从东往西的横线。

    风向这时虽说依旧不利,但是已经比前几天好了很多,所以元斗号现在可以提速到4节左右,直奔西班牙人盘踞的和平岛。

    从鼻头角到和平岛的路程很短,只有15公里。在17世纪,后世的和平岛原名叫做社寮岛,西班牙人占据此地以后,建立了圣萨尔瓦多城,顺便也将岛名改为圣萨尔瓦多岛。

    元斗号来到鸡笼(后世叫基隆)湾时,是下午3点。理论上阳光最烈的时段,在台北却下着雨;烟雨迷蒙中,耸立着西式城堡的和平岛,在基隆河入海口隐隐可见。

    城堡的位置在和平岛西南角,后世这里已经变成了船坞。而元斗号这时并没有贸然进入和平岛和基隆海岸之间的浅海峡。尽管西班牙大副一再表示那条海峡可以通过,但是元斗号还是走北方外海路线,在雨雾中绕过中山仔岛和桶盘屿,于下午4点多,停在了圣萨尔瓦多城外港。

    看到元斗号降帆后,城堡外的简易码头上,没多久便划出了联络小艇。而同一时刻,站在甲板上的潘明忠,也从口袋里掏出了那封联署签名的信件,把它交给了大副:“去吧,老桑,好好把话说清楚,免得有什么误会。”

    桑佩尔很快坐着小艇回归了城堡。

    ……

    “事实上,圣萨尔瓦多城现在已经处于被封锁状态中了,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西班牙驻鸡笼长官安东尼奥·伐尔得斯在办公室里仔细看完信件后,抬头问到。

    由于西班牙历史上有几百年时间是被阿拉伯人统治的,所以黑发褐眼的人士并不少见。

    留着一脸大胡子,浓眉大眼的伐尔得斯先生,也是其中一员。

    鸡笼长官伐尔得斯,历史上正是他率领远征队,在两年前占领了和平岛,并且修筑了圣萨尔瓦多城。

    在前不久的讨伐行动中,伐尔得斯亲率100名士兵,将淡水河口附近的圭柔社村庄付之一炬。这之后土人投降并且被强制迁徙,西班牙人就开始在原地修建起圣·多明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