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重生于康熙末年在线阅读 - 第1709章

第1709章

    想着这一年多的做官生涯,曹项对于读书赶考的生涯,竟生出几分怀念之意……

    京城,曹府,梧桐苑。

    赶在中秋节前,韩江氏过来会帐。如今稻香村的收入还算稳定,十间铺子的收益非常丰厚。因正赶上曹家小公子恒生的生辰,韩江氏还专程预备了礼物。是上好的文房四宝,看着就价值不菲。

    “太客气了。他一个小孩子,最是淘气的时候,哪里用得了这些好东西。”初瑜撂下礼单,笑着对韩江氏道。

    “都说二公子勇武,原应该备些刀剑之物,才合二公子的心思。只是小妇人是妇道之家,对于那些都不熟悉,一时寻不到好的,还不若送这个,给二公子使唤。虽比不上贵府的,多少是些心意。”韩江氏说道。

    初瑜晓得她是重礼之人,就应承了这份好意,使人将恒生唤来,谢过韩江氏。

    韩江氏不敢受恒生全礼,起身避开,折腾一番,宾主才重新说话。

    “奶奶,同仁堂这几年,冬春都施药,名声甚好。稻香村虽不好学着邀名,但这几年南点铺子渐多了,有几家已经有些规模,价格定得还低。今年已经有些影响稻香村,要不然凭着端午与中秋的收益,收入原本应该比现下多才是。等到明年,他们立足,推广起来,稻香村的买卖就要艰难。如何使得百姓认稻香村这个牌子,或许当想几个好法子。”韩江氏道。

    初瑜闻言,犹豫了一下,问道:“韩掌柜所说的几家南店铺子,是不是包括桂香村?”

    韩江氏点了点头,道:“看来奶奶也听到传言了。原还不觉得什么,只晓得九贝子似乎也对这饽饽买卖起了兴致,才在前门开了店。没想到这几个月,桂香村开的几家分店,都在稻香村附近。稻香村里的大师傅,多签的是二十年的合同,他们也挖不走。不过听说京里其他南点铺子的师傅,都汇集到桂香村了,还有从南边请来的师傅。铺子筹划,请人进料,如同当年的稻香村一般无二。”

    这件事,韩江氏也是郁闷。

    开始还只当九阿哥一时兴起,没想到不过两、三个月的功夫,桂香村的铺子已经开了五家。

    这点,连初瑜也没想到。毕竟,九阿哥是她的亲叔叔。这京城谁不晓得稻香村是初瑜的产业,这叔叔与侄女抢生意,说起来也是跌份。

    别人说起时,也只能念叨九贝子是彻底钻钱眼里去了,脸面都不要。

    初瑜这边,本就不缺银子使唤,稻香村的买卖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按照她的性子,稻香村的名声已经太大了,连宫里的主位们也念叨外头的点心,有些招摇。

    出了九阿哥的买卖,虽说稻香村的收益减了,但是少了些风头,也是好事。

    “买卖这块,还是以和为贵的好,想不要有什么动静,还是等大爷回来后再说吧。听我们老爷说,大爷重阳前后就能到京。”初瑜想了想,道:“不过说起同仁堂的施药,我倒是想起一事儿,我早年曾在佛前许下心愿,若是我家大格格眼疾好了,我愿铺路搭桥,积几分大功德。只是我家大爷在朝为官,行事多有多便。这只是我为母之人一片诚心,并没有邀名之念。要是韩掌柜方便,还恳请韩掌柜帮衬我一把。看看是否能以铺子那边的名声行事,省得沾上曹家,引得小人口舌。”

    “奶奶,就算以商贾之名,若是直接捐银子也名不正言不顺。”韩江氏思量了一回,说道:“现下朝廷正纳捐,要不奶奶想想这个?”

    “这个?”初瑜不解道:“韩掌柜所言何意,难道还想要捐功名么?”

    “奶奶,若是想花银子,没有比纳捐更合适的。听说朝廷捐银子是为筹饷,要是奶奶这边捐了功名,既能积了阴德,传到御前,对曹爷的前程也是好的。这又是为做事好的掌柜采买捐功名,他们自然越发对东家死心塌的。”韩江氏道。

    一番话,说得初瑜不禁动心……

    第0767章 主家

    曹家是什么人?就算曹颙现下是个四品司官,有谁敢小瞧了去?

    伯爵府邸,先头的老太太是皇帝的乳母,如今荣养的老爷是皇帝的伴读,大姑奶奶是铁帽子王府的嫡福晋,小姑奶奶也是国公府夫人。

    这如今掌家奶奶,是皇帝的亲孙女,尊贵的郡主格格,也是他们的正经主子。

    庞德辉穿着新衣裳,跟着叔叔进了曹家大门时,脑子里想着就是叔叔早间讲的这些。

    看着这高高的大门,还有两旁规规矩矩的青衣仆人,庞德辉只觉得手心直冒汗。

    久居京城,也见过些富贵人家,多是带着个商字,如今这可是实打实的皇亲国戚府邸。

    庞德辉的叔叔,就是稻香村鼓楼店的掌柜庞山,平素是个稳重的,此时也有些战战兢兢。

    在稻香村经营数年,这曹府大门,还是头一次进,更不要说今儿要见他们的是郡主。

    之前,关于铺子买卖的事,除了大掌柜韩江氏,就是曹家的大管事曹方露面,真正的东家和瑞郡主,却是他们这些人没有资格一见的。

    这个庞德辉虽是庞山的侄儿,却是当儿子待的,要不然也不会将主子的恩典,给了这个侄子。

    如今朝廷科举,虽不像前朝那般苛刻,买卖人家的子弟也有科举的。不过天下的读书人,都指望着跃龙门,有几个能功成名就。

    他这个侄子,就是如此,参加了三次乡试,都是落第。守着个秀才功名,又舍不得让他出去谋馆,也不能教他打算盘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