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明末辽东从军行在线阅读 - 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守器械

第一百二十六章 攻守器械

    “我就打算用这玩意儿!前宋兵书《武经总要》图文并茂,对投石车写的很清楚。轻型的只需要两三个人操作,发射几两到一斤重的弹丸。”

    杨林看着一脸懵的徐晋和众人,忍不住笑道:“中型的七八个人操作,发射几斤至十几斤的弹丸;重型的需要更多的人操作,发射几十斤至百斤的弹丸。其造价比火炮便宜的多,也比火炮便于搬运。”

    “大人,投石车射程最多不过二三百步,威力与火炮相比相差甚远。如今相隔年代久远,您要造这东西岂不是没什么大用吗?”徐晋满脸的不明所以。

    “平远,你说的那是以人力发射的投石车。我要造的是以机关巧簧发射的投石车,两者之间的射程相差很大。我想等造出实物后你就知道了。”

    徐晋嚅嚅道:“可是大人,这玩意儿也太老了吧。从前宋、蒙元到现在,隔着二三百年呢。这......这.......”

    “平远,我们都知道投石车是过时的东西。那么我问你,建奴的兵器与官军相比又差多少?”杨林微笑问道。

    徐晋回到:“建逆多装备刀枪弓箭,有少量火枪。火炮基本没有,与官军相比差太多。”

    杨林追问道:“按理说官军装备的火器多,建奴的刀枪弓箭与之不能相提并论。那么为何官军在兵器占优的情况下,还屡战屡败输多赢少?”

    徐晋想了下道:“官军在士气、训练、补给等方面不如建逆,天气、地利也不占优势。所以造成官军输多赢少。”

    杨林闻言哈哈一笑,道:“平远,咱们先不提其他原因,单说兵器这一点。我认为,官军输多赢少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装备的火器太强、太多了!”

    “啥,官军打不赢建奴的原因是火器太强、太多了!?”徐晋直接就懵了,这个观点还是头一次听说。

    张祝、王长水和张魁武等人本来听着俩人的对话就发懵,现在听杨林这么一说更懵了。

    “按兵部规制,我们官军装备的火器基本是五五开,也就是十人中有五人拿火器。有的队伍装备的火器能到达六成或七成。但你们也知道现在火器什么样子,建奴只要穿上几层重甲就可以减少伤亡、就可以冲到官军面前。”

    杨林踱着步道:“原因就是火器连续开火的能力不足,装填太慢,给了建奴扬长避短的机会。投石车对我们来说绝对是过时的玩意儿。可对拿着大刀长矛和弓箭的建奴来说,那就是对付他们的大杀器!”

    徐晋挠了挠脑袋,想了好一会儿才道:“大人,你说的我有些明白了。可投石车的射速也不快啊,造了还不是或火枪火炮一样?”

    “没错,投石车的射速是不快,但它在守城时的威力不亚于火炮。建奴军依仗的是重步兵和盾车,他们的重甲可防御火枪,盾车可防御小型火炮。但却不能防御投石车抛射下来的石头。最主要的是投石车的弹丸可就地取材、无穷无尽,没有弹尽之忧。”

    杨林继续道:“我们的火炮数量不足,没有威力大些的兵器就守不住城池。投石机威力和射程比不上火炮,不过却比弓箭威力大、射程远。我们用它只要压制住敌军的弓手,不让他们为攻城敌军提供远程支援,那么你们猜建奴兵在攻城时会怎么样?”

    杨林这番话说的大家不住点头,禁不住交头接耳议论起来。这时王长水问道:“不知打造一辆投石车需要花费多少钱?制作时间长不长?”

    “我算过了,投石车主要材料是木材、皮革、铁料和牲畜筋腱。咱们以体形高大、射程较远的‘回回炮’和体形适中、移动方便的‘野驴炮’为例。前者不过十五两银子,后者不过七两银子。”杨林道。

    王长水听完算了算道:“乖乖,一副上好的铠甲才八两银子;铸一门炮要几百两甚至几千两银子。与之相比,这投石车确实够省钱的。”

    “我们没有火炮,那么就多造投石车。当年金军攻北宋都城汴梁,动用四五千辆投石车攻城。打的守军根本不敢在城墙上活动。我们造不了几千辆,但造个几百辆还是可以的。我们就用它们打击建奴的嚣张气焰!”

    “大人,除了投石车,您不是说还要造其它的守城器械吗?”张魁武问道。

    “我还要造床弩、拍杆和震天雷。炸炮最为实用,也要多造。当然,床弩和拍杆也是过时的东西,但是对付武器单一的建奴,那都是趁手的家伙!”

    徐晋接道:“我知道床弩。那玩意儿是前宋时攻守战中的利器,其中以八牛弩最为著名。书上说其发射七八尺长的长矛,射程能达两千多步。不过要三十多人来操作,因为过重移动不便。”

    杨林点头道:“我准备用西夷弩车的样式来造咱们的床弩。一是给它安上轮子方便移动;二是增加弹簧延长射程,减少操作人员。所以我们可以称它为弩炮。”

    “大人,那么拍杆和震天雷是啥东西?”莫日根问道。

    “拍杆是水军用的武器。在前宋和隋唐时最普遍。说白了就是在大木杆一头绑上大石头或铁块,然后松开绑绳利用重量砸向敌军。大人打造拍杆,我猜是要对付建奴各种攻城器械。”

    徐晋替杨林解释道:“还有震天雷。其实就是拿在手里点燃后扔出去的大号炮仗。现在咱们官军中有队伍装备,但是威力不大,遇到穿重甲的敌军基本无效。”

    “那是火药威力不够,破片杀伤范围也不够。如果能把火药改进了,敌军穿啥都白扯。”

    杨林道:“咳咳,你们都别看我,我又不是神仙,可没法子改进火药。现在我能把投石机、弩车它们的图纸画出来,关键是咱们城中的工匠能不能造出来。”

    徐晋想了想道:“大人,投石机、床弩毕竟是前朝的东西,工序和制造法子都能在书上找到。我估计咱们的工匠能造出来。还有那些木料、铁料啥的,和造弓箭的用料差不多,应该不算什么难事儿。”

    “那就好!咱们就两手准备。也就是说一边要去天华山找地方准备建密营,一边打造守城器械。同时也要修筑城防工事。”杨林拿出一副叆阳城的舆图,开始给部下们讲解起来。

    首先要将叆阳的护城河进行拓宽挖深,最少要达到宽四丈,深一丈半的标准。

    然后在城墙之下修筑一道学名叫“羊马墙”的墙。此墙一般离城十步或十五步,高五尺厚六尺,多用土夯制而成,也有财力雄厚者以砖石砌筑。

    在北方冬季来临将护城河冻结之后,这道墙是城池的第一道防御工事。

    叆阳城外至少还要挖掘三道宽三丈深一丈的壕沟。每道壕沟外除了设置鹿砦、拒马等物外,还要埋设炸炮。

    沟里不仅要遍插尖木桩,还要灌上淹至小腿的水。让掉下来的敌人看不清沟底情况,每走一步都要在泥浆中跋涉难行。

    壕沟另外的作用,就是迟滞敌军攻城器械和兵力快速靠近城墙,并起到分割其阵形的作用。

    也就是说敌军一旦被壕沟迟滞,必然造成人员聚集。这时守军就可以利用各种武器对其进行有效打击。

    在历史上后金攻克沈阳之战中,就面临着被城外数道壕沟阻挡的问题。可惜明军守将贺世贤是员猛将,善于冲锋陷阵不善于防御之法。没有在城防工事及守城之法上大做文章,以致最后城池陷落兵败殉国。

    不过挖掘环城壕沟和砌筑羊马墙工程量巨大,整个叆阳地区不过六七千百姓,即便什么也不干专门挖沟砌墙,没有一年半载的时间也下不来。

    因此杨林计划,在城门和易受攻击的城墙之处先修筑工事。等以后有时间、有条件了再把其它工事修起来。

    对城内,杨林的计划是准备在城墙内侧挖掘一道深五尺宽六尺的壕沟。这道壕沟距城墙百步,沟沿之上立一人多高的木桩,形成一道木制城墙。

    沟中与城外的壕沟一样,布设炸炮和尖木桩,防止城墙被突破后敌军直接冲入城中

    木制城墙之后以泥土垒成高一丈的土台,上面以木栅栏、木桩制成工事。将弩炮和投石机部署其上,可居高临下越过城墙打击攻城敌军。

    为了和冲进城内的敌军打巷战,杨林的计划是家家户户都要挖地道,形成纵横交错的网络。可随时随地打击入城的敌军。同时在屋顶之上用木梯进行相连,以便于兵力运动。他还计划将军营的栅栏加固加高,并以土覆盖夯实,形成指挥核心。

    杨林这些雄心勃勃的计划,均来源于后世古今中外的各种军事书籍。尤其是关于军事工程的书籍,将如何修筑防御工事写的极为详细透彻。

    杨林说完这些后喝了几口水,道:“构筑这些城防工事很费时间,所以我需要各位抓紧时间、各司其责!”

    “请大人放心,我等必同心协力完成各自职责!”众人起身抱拳拱手,向杨林表达决心。

    杨林继续分析敌情,预判后金也可能不直接打叆阳,而是直接攻镇江或是宽奠六堡。由此引自己出兵支援,然后在半路中消灭自己。这就是典型的声东击西、围点打援的策略。

    为了破解这招,杨林总结后金军作战特点之一是喜欢倾巢而出,造成后方极度空虚。

    他的计划是主动出击,采取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方法。暨不管镇江等城之围,率军直接杀入后金境内大事烧杀掳掠,搞得声势越大越好,由此调动后金军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