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6章 无奈之局
书迷正在阅读:九龙剑帝、叶晚晚慕城、全球首富:神级再造系统、穿越兽世之暴力娇娇喵、异世瘟皇、被朱砂痣扔了后,我捡到了白月光、种族争霸,但我只想猥琐发育、崔云汐宁司御、天降后妈,我突然多了九个姐姐、六年后她带三个奶团炸翻全球
穆延凤冠慌忙避开大礼,退到一边,跪地道:“皇后娘娘何出此言,臣食君之禄,当担君之忧,可罗氏魅惑郎主,欲乱后宫,臣为国除奸乃是本分,何德何能敢受娘娘大礼。” 经此一事,穆延凤冠声名鹊起,蜚声朝野,令百官侧目。 而很快,金国朝堂便一连接到两份军情急报,第一份说宋国在金宋边境淮南一带,陈兵三十万,欲进攻金国! 第二份是完颜讹可剿贼大败,损兵折将过半,而宋军主帅江海正带着兵马横行,随时可能攻打开封府! 完颜守绪大惊,慌忙召集重臣,商议对策。 大安殿。 金国百官眉头紧锁,都不敢发言,便是之前喊打喊杀声最大的参知政事完颜伯嘉,这时候也是不敢再乱说话。 完颜守绪大怒,喝道:“都哑巴了,说话啊,怎么办,怎么办?” 面对暴怒的完颜守绪,百官纷纷俯首顿地,不敢看人,更不敢开口。 完颜守绪指着完颜伯嘉,道:“你,说话,现在怎么办?” 完颜伯嘉哆哆嗦嗦,“郎主,不不不,,,不如征三十万平民为兵,应对淮南宋军。” 完颜伯嘉虽然还是说打,但是此时底气已经不足,毕竟金国连年战乱不断,此时兵力捉襟见肘,若是征召百姓为兵,一时半会无法形成战斗力,战败的可能性极大。 此时尚书令李唐英鼓足勇气,道:“郎主,宋国此翻侵入我大金,显然是要报十年前我大金南征之仇,现在蒙古还在与我国纠缠,若是冒然和宋国开国战,只怕最后会促成宋蒙联手,我大金危亦。” 李唐英一带头,主和派顿时高涨,大臣李秉文出班道:“郎主,我大金与宋国隔淮河对峙长达百年,尚且无法战胜宋国,如今又有蒙古大敌在侧,如何还能再开大战?臣请郎主遣使,与宋国和谈,两国罢兵休战,休养生息。” 这句话若是几年前说出来,那李秉文必定是要被满朝文武的吐沫星子淹死,堂堂大金国,主动对宋国遣使和谈,这不是开玩笑吗? 但是现在嘛,今时不同往日,宋国不是以前的宋国,金国也不是以前的金国,改变对策,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李秉文说完,又有几位大臣出班,赞成与宋国和谈,暂时稳定局势。 特别是兵部尚书乌林答,他也赞成和谈,这就更加使得主和派对声音高涨。 乌林答道:“郎主,若是征民为兵可以战胜宋国,臣愿征尽百姓之力,但如今天下动荡,局势一日不同一日,万一到时大量征兵,非但宋国没战胜,反倒这些新征之民也发动叛乱,只怕我金国更是雪上加霜。” 金国百姓造反的事情比大宋还要多,不过有所区别的是大宋百姓造反,很快就能平定,甚至消息还没传到朝廷,就平息了。 而金国则不同,金国百姓的叛乱那真是剿之不灭,杀之不绝,还越杀越多。 便如李全,彭义斌,时青,夏全,张惠,范成进等人,他们都是以前在金国造反的百姓,一造反就是十几二十年,怎么剿都剿不灭,最后好不容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们赶到大宋去。 这要是大规模的征兵又征出几个李全夏全来,那可就有的头疼了。 乌林答的话更加鼓舞了主和派,更多的人站出来主张和谈,主战派担心成为众矢之的,于是不敢冒头, 谷完颜守绪没有主意,见众多大臣建议主和,于是答应,但是派谁去和谈呢? 大金建国以来,还没有去大宋请求和谈的使者,这脸谁丢得起,官员们一个个没声音了,都躲着。 最后完颜守绪把目光看向穆延凤冠,他道:“穆延凤冠,你忠义机敏,这差事就交给你去办了。” “啊,臣去?” 穆延凤冠傻眼,他是文人,最是要脸面,让他去大宋面前摇尾乞怜,这比杀了他还要令他难受。但是完颜守绪金口已开,他没有办法,只能接受。 散会后,完颜守绪和朝中几位重臣商议和谈底线,又将之告诉穆延凤冠,许他便宜行事。 主和策略一定下,完颜守绪便命令完颜讹可暂时不要再攻打宋军,同时派出使者穆延凤冠到了江海军中,表达金国和谈的意愿,希望江海暂时也不要打了。 为了表示诚意,在和谈的这段时间内,宋军的军粮都由金国朝廷出。 江海面上镇定,心里却大喜,第一次,他们逼得一向高高在上的金国来求和了,这可是一件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他江海也将和这件事情一道青史留名了。 江海对穆延凤冠训斥一顿,摆足了威风,而后江海随即命人把穆延凤冠送往大宋境内,而他也按照之前的计划,暂时停止对金国各地的攻击,以方便两国和谈。 当然,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江海命大军加固城防,登记城内百姓户籍,那样子,就跟打算不走了一样。 这当然也是一种对金国的施压。 临安,皇宫,福宁殿。 赵昀此刻正在书房召见陈贵宜,赵昀一边用毛笔画着画,一边道:“卿家,义仓之事查的如何了?” 陈贵宜愧疚,道:“陛下,义仓之事时间颇久,牵涉之人甚多,臣还没有查清真相,望陛下恕罪。” 赵昀对这个答案仿佛也是早有意料,没有表现出意外之色,“继续查,有事可以直接向朕禀报。” “是,陛下。”陈贵宜答应一声,心里已经是在考虑如何办了。 赵昀又道:“卿家这些时日在户部可还好?” 陈贵宜抬手,道:“臣谢陛下关怀,臣在户部多劳真使君指点,又得诸多同僚帮助,获益颇多。” 赵昀停下手中毛笔,转头看向陈贵宜,“真的?卿家,欺君之罪可不小哦。” 陈贵宜张张嘴巴,最后又低下了头,没有说话。 陈贵宜因为多次弹劾郑清之,最终逼得郑清之递交辞呈,致士还家,这让陈贵宜很快在朝中显名。九言子的理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