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之易家有子在线阅读 - 第31章 聂耳(下)

第31章 聂耳(下)

    四人终究还是到电影院看了“聂耳”这部电影。

    杨母倒是听了二小的意见,本想看部轻松一点的喜剧片‘没有完成的喜剧’。可到了工人电影院门口,看着‘聂耳’的宣传语:中国第一部彩色音乐传记片。张老头想着杨母可能喜欢这类型的,就执拗要看‘聂耳’。易华伟想着只是个故事片,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战争镜头,也就没劝阻。

    四人花了两毛钱买票,一张票五分钱。

    几人进了影院挑着边上的座位坐着,易华伟在最左边,张老头靠右边,两母女坐在两人中间。这时候并没有限制人们在电影院抽烟,为了不让两母女吸二手烟,只能靠边坐。四人聊了一会,电影就开始放映,几人也就认真看了起来。

    ‘聂耳’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九三零年,青年聂耳因参加学生爱国运动,离开故乡云南到上海后的五年的人生经历。

    离开故乡当小工不久后商号倒闭,聂耳流落街头,为生计进了歌舞班当小提琴练习生,与女友相识,并在其鼓励下去了国立音专应试,因为家境贫寒,不为校方所容,愤而离场。

    后在女友帮助下参加救灾募捐义演结识了地下工作者苏平,与苏平坦陈追求革命的心愿,从而参加了党领导的文艺工作队。

    一九三二年,鬼子侵犯上海,一二八战争爆发,上海人民声援十九路军浴血奋战,聂耳与同仁参加慰劳演出,又结识了进步戏剧节匡文涛和进步音乐家张曙。歌舞班主率队演唱靡靡之音《桃花江》,令爱国士兵反感,聂耳与张曙等高歌《马赛曲》,激励伤员抗敌斗志。

    不得不说,伤兵转运站的这场戏成功展示了黄色音乐、聂耳、革命文艺的矛盾冲突和并流交汇,经过这次事件,聂耳坚定了要创作中国自己的战斗进行曲,以激励中国军民奋勇抗击侵略者的信念。

    与歌舞班信念不和,聂耳愤而离去,赴北平投身抗日救亡演剧活动。后又随苏平返回上海,加入我党。相继创作出《扬子江暴风雨》、《卖报歌》、《塞外村女》等优秀歌曲。一九三五年春,党组织决定送聂耳去深造。出国前夕,聂耳受田汉所作歌词《义勇军进行曲》的感染,谱写出不朽名曲。

    写完这首被镌刻在中国革命音乐史丰碑的不朽歌曲,聂耳乘上了前往岛国的长崎丸客轮向着他念念不忘的同志和祖国道别。聂耳走了,但是他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激励着中国革命群众和一切抗日救国的人们走过了卢沟桥事变,向着侵略者不懈斗争;又伴随着解放军击垮了蒋家王朝,迎来了中国的新生……

    杨母正看着入神,却听着有一阵阵低泣,转过头来却发现是张老头在无声抽泣,身体正微微颤抖着。看着默默留泪的张老头,杨母心头一软,将右手伸了过去,紧紧握住张老头的手。

    张老头看着电影,跟随着歌声,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想起了北上抗日的红军,想起了被鬼子杀害的爱人,想起了在炮火中倒下的战友……阵阵痛苦回忆涌上心头,泪水控制不住地往外流。突然,一只温热的手将他紧紧握住,张老头身体一僵,回头一看,却见杨母在昏暗的银幕光线里温柔注视着自己,心神不由一荡,将那手紧紧抓住。

    昏暗中,杨母感觉脸颊发烫,心跳加速。张老头好像也忘记了痛苦,只是手还有些微微颤抖。两人四目对视一下,同时转向屏幕,两手却紧紧交扣着,没有松开。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易华伟在最外边倒是没有发现两人的状况,他属于老手,电影一开始就将杨红梅左手握在手里。杨红梅头微靠在易华伟肩膀,感受着易华伟的手在自己手背下意识地摩挲,时不时看着易华伟的侧脸,也是没有注意两人的异常。

    易华伟自从到了这个世界,还从来没有看过电影,毕竟在他潜意识里,现在的电影属于相当落后的,剧情老套,情节乏味。开始的时候心不在焉,只在乎纤纤玉手。后来随着剧情的推进,易华伟也慢慢沉浸在影片中,思维逐渐发散。

    看着聂耳在坦白是自己撰文抨击歌舞班后和歌舞班领班争吵时的情景,有几句话相当有意思。

    “聂耳,我真想不到是你啊,十几年来,我带领着这个班子东奔西跑,吃尽了千辛万苦,我为的什么?我为的是中国的歌舞艺术啊!”

    “这些低级涩情的玩意儿,是麻醉,是毒害。”

    “你胡说,你懂什么,这是艺术,是美的享受!”

    “你让那些天真的女孩子,小小的年纪,在舞台上卖大腿,这叫美的享受?这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

    就易华伟看来,这些黄色音乐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有没有起到作用不得而知。

    可就后世一些哗众取宠的‘艺术家’不仅为那些黄色小调‘翻案’,还以此为切入点,否定民国是一个军阀混战,饥荒频发,苦难深重,百般屈辱的时代,对着百年前的民国富豪及其儿女、姨太太的时尚装扮发出惊叹,怨诉革命“剥夺了个性”,乃至后面引申出了什么“魏晋南北朝,荒唐且美好”,简直荒天下之大谬。

    在这样一个平均寿命不到四十岁,频繁发生大饥荒,饿殍遍野的时代里,黄色音乐及张爱玲之流的主要作品多以达官贵人、富家子弟的调情卖弄,自哀自伤为主题。所谓的“人文关怀”也只是对极少数人奢靡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平民百姓的鄙视。可往往鄙视平民百姓的,除了达官贵人、富豪之外,还有平民百姓自身。

    看到这里,易华伟笑了,果然历史只是一个个轮回,其本质从来没有改变过,就算伟人们再造乾坤,重塑大地,也依然改变不了人心。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大盗不止,圣人不死。蜀城的金普洛提亚的四合院之易家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