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我,大明杀神在线阅读 - 第218章:土豆计划的后续

第218章:土豆计划的后续

    倭国真的是没什么好呆的,朱瞻壑只在佐渡岛上逗留了半个月,慰问了一下沐家军们,并且安排了后续的换班计划后就离开了。

    这些人在倭国呆的时间太长了,总是要让人家回家看看的,最起码得让人家探个亲什么的吧?

    现在的倭国基本上已经不需要这些被鲜血洗礼过的沐家军了,之后主要还是以戍守为主,只要守住佐渡岛别丢就行了,看管矿工这种事情谁都能做。

    再说了,现在的倭国北部十室九空,主要的人口都集中在南方,那是张辅需要头疼的问题。

    佐渡金矿,想丢也难。

    去石见银山和张辅打了個招呼,朱瞻壑就直接乘船南下,返回云南了。

    这个时代,水运还是最快捷的运输和交通方式,朝廷已经于去年落实新税制的时候顺便开了海禁,只不过泛起的水花不大。

    一来是因为新税制和官绅一体纳粮的事情实在是太让人震撼了,相比之下,开海禁这事儿虽然也是违背祖训的,但影响力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二来,这开海禁主要是针对商业开的。

    此前,大明是禁海的,不过虽然表面上是禁海,但实际上这海却从未禁过,因为商人们并没有停止使用海禁,只不过因为他们有保护伞,这事儿才一直没有被爆出来。

    那时候,以黄淮为首的浙江籍官员遮住了沿海地区的天,让商人们使用海运,最后的“赋税”则都流入到了这些官员的口袋里。

    而现在,以黄淮为首,那些给东南海商遮风挡雨的官员几乎全都被下狱和斩首抄家,没了保护伞的商人们自然就会龟缩起来了。

    虽然朝廷下令开放了海禁,但斩了那些官员也是真的,商人一直都是封建时代社会地位最低的群体之一,几乎每个朝代都会针对他们。

    现在,谁知道大明是不是在引蛇出洞,最后将他们一网打尽?

    所以,这海禁虽然是开了,但实际上比没开的时候更冷清。

    不过,这和朱瞻壑没啥关系。

    首先云南现在不归朝廷管,其次云南这边的港口主要是以交州府,也就是原来地靠洮江的升龙城为主。

    这里是朱瞻壑剿灭陈季扩之后拿下来的地方,云南朝廷都管不着,这里就更管不着了。

    临近三月的时候,朱瞻壑带着祝三凤返回云南,走海路,最先到的自然是这升龙城,正好遇到了正在装船准备出发的商队。

    这个商队,是李成梁等人的商队,除了他们,现在云南还没有人敢明目张胆并且使用升龙城这个港口的商队。

    “这装的是什么?”朱瞻壑指了指正在装船的劳工,看着李成梁问道。

    “世子殿下……”李成梁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

    “是吴王殿下命我们装船的土豆,说是让我们送到忽鲁谟斯,到了那里之后自然会有人接手。”

    “宋时一呢?”朱瞻壑闻言,眉头皱了起来。

    李成梁赶忙回答道:“回世子殿下,吴王殿下嘱咐他还是按照以前的路子走,不与我们同行。”

    朱瞻壑闻言点了点头。

    这次出发的商队里没有宋时一,他还是走蜀身毒道,然后进入德里苏丹,这和之前朱瞻壑的安排有关。

    有记性好的可能还记得,当初朱瞻壑在让李成梁三人运送土豆的时候是单独将宋时一给留下来,并且单独把土豆交给他的。

    此前在除夕晚宴上,兀鲁伯神神秘秘地跟朱瞻壑说云南有蠹虫,指的就是宋时一。

    这次是给帖木儿帝国送土豆,换那一千的帖木儿帝国人以及作为未来白奴交易的第一笔定金,而帖木儿帝国暂时又不知道土豆的具体情况,只是凭感觉认为是商人看到了这块大蛋糕,铤而走险。

    所以,这一点还是需要注意的,不能让帖木儿帝国察觉了。

    或许就算是知道有什么不对也不会让他们放弃土豆,但这种事情比较难说,还是尽可能的让敌人没有任何准备为好。

    “宋时一什么时候出发,你知道吗?”想到这里,朱瞻壑又看向了李成梁。

    “回世子殿下,宋时一走陆路,速度远不及水路,所以他在吴王殿下返回云南后不久就出发了。”

    李成梁心里有些惴惴不安,小心翼翼地解释道。

    “世子殿下您可能不知道,这次吴王殿下只是让宋时一和之前一样走最简单的贸易,没有涉及到土豆,所以不需要准备就能直接出发。”

    “他觉得走陆路速度太慢,害怕耽误您和吴王殿下的正事儿,所以在收到吴王殿下的命令后就以最快的速度出发了。”

    “我等是因为要等待吴王殿下调配土豆,再加上洋流的关系,所以才会在这个时候出发。”

    “你们的钱带了多少,够用吗?”朱瞻壑并没有管李成梁的那些解释,直接问道。

    “啊……”李成梁懵了一下,朱瞻壑这话乍一听有点儿关心的意味,让他有些反应不过来。

    “按照以往的经验是够用的,不知道世子殿下您……有安排吗?”

    “我想让你们帮着收粮食,以稻谷和小麦为主,尽量多收,有问题吗?”

    朱瞻壑看了看正在装船的劳工,又看向了李成梁。

    “这事儿很重要,你应该知道土豆这种粮食的出现会意味着什么,所以以后稻麦都会是抢手货,就算是作为酿酒,他们也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我需要你们尽可能的多收粮食。”

    “这个没问题!”李成梁大松一口气,当下就拍着胸脯保证。

    “世子殿下您是金身贵体,可能不知道我们这些商贾每次外出都会多带一些钱,就是害怕出现什么意外。”

    “不瞒殿下,德里苏丹的粮价,尤其是稻米是很便宜的,此前替世子殿下您送土豆的时候我们就曾经买过一些粮食,然后回大明倒卖。”

    “这事儿我们有经验,再加上因为德里苏丹得到了土豆之后粮价明显降低了一些,所以应该没什么问题。”

    “如果说把这些船装满的话可能会有些困难,但一半估计是没有问题的。”

    “那就好。”朱瞻壑微微点头,显然是比较满意的。

    “尽可能的多收,我也不会让你们白干甚至是贴钱,等粮食运回来了我会以德里苏丹那边的价格收购,另外会多给你们一成,算作是辛苦钱。”

    看着李成梁想要开口,朱瞻壑摆摆手,打断了他想要开口的意图。

    “也不用推辞,商贾本就是赚钱的,你们不用因为害怕就不收钱。”

    “我朱瞻壑的名声虽然不怎么好,但对于给我做事的人是不会亏待的。”

    “眼下你们赚的可能不多,但细水长流,只要你们守规矩,以后吴王府就会一直用你们,这钱是赚不完的。”

    “多谢世子殿下赏识!”李成梁当即就兴奋地躬身。

    其实,商人真的不缺钱,他们之所以既有钱还不停的赚钱,主要还是因为他们也做不了什么。

    大明虽然没有奴隶制度,但却有良籍和贱籍的区分。

    在大明本土,像青楼女子之类的都是贱籍,之前从倭国送到大明的那批倭国女人也是贱籍。

    除了这些,商人也是贱籍。

    贱籍不只是身份的差别,更是世世代代的事情,因为在大明,只要你是贱籍,那你的子女除非攀上高枝儿,不然的话永远都是贱籍。

    而贱籍,是不能参加科举,考取功名的。

    所以,作为贱籍的商人,除了赚钱,也就只能赚钱了。

    眼下有希望攀上朱瞻壑这根高枝儿,李成梁自然是兴奋无比的。

    说个痴心妄想的,攀上朱瞻壑这根高枝儿,就代表着他们有了接触顶层的机会,而且不像其他商人要偷偷摸摸的接触那些官员,李成梁等人可以光明正大的。

    这万一家里的哪个女儿或者是侄女儿外甥女儿的被朱瞻壑或者是朱瞻壑的弟弟看上了,他们家就有可能脱离贱籍的。

    就算是不做这种痴心妄想,只谈现实,他们也可以通过朱瞻壑这条线,达到大明商人达不到的高度。

    “行了,表忠心的话就不用说了,把事情做好比什么都强。”朱瞻壑摆了摆手,转身准备离开。

    “要是没钱的话就去吴王府,我会让人给你批钱,但是收粮食这事儿你们要好好的做,不能懈怠。”

    “是!”

    看着朱瞻壑离开的背影,李成梁满心激动。

    ……

    上了马车,祝三凤很自然地坐到了车厢门口,开始给朱瞻壑驾车,同时也轻声开口。

    “世子殿下,您……真正的目的应该不是粮食吧?”

    朱瞻壑微微一笑。

    祝三凤很聪慧,这是她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也是成为和钱勇简笑并列的人。

    她虽然不知道朱瞻壑到底是在布什么局,但她却能够感觉到朱瞻壑的目的并不是稻麦,最起码不仅仅只是粮食。

    的确,朱瞻壑还真不是为了稻麦,最起码不像是他和李成梁说的那样,为了酿酒而选择稻麦。

    之前的土豆计划是想让中亚和欧洲先陷入虚假繁荣,最后等待晚疫霉菌病爆发,让帖木儿、奥斯曼乃至神圣罗马帝国瞬间陷入衰弱,给大明进入的机会。

    但是,正所谓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朱瞻壑也打算另外找几个篮子。

    首先就是收购敌方的本土作物。

    就好像朱瞻壑的借口一样,就算是大明未来铺开红薯,朱瞻壑也制定了税收的计划,也就是通过税收不收红薯等粮食的方法来保证稻麦的种植量。

    帖木儿也是一样。

    就算是为了皇室和贵族的享受,他们肯定也会种一些像麦子之类的作物,毕竟百姓喜欢土豆,但皇室和贵族不一定喜欢。

    所以,朱瞻壑就打算通过酿酒的借口,尽可能的收购敌人手中的稻麦这种古老但却稳定没有弊端的粮种。

    这样一来,等到土豆晚疫霉菌病爆发的时候,他们就算是想要恢复也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在这种情况下,时间真的就是生命。

    “三凤。”朱瞻壑闭起双眼,靠在车厢上,轻轻开口。

    “帖木儿帝国的那一千人,你打算怎么处理?”

    祝三凤闻言,手中的马鞭都停在了半空。

    -----------------

    暹罗,素可泰。

    其实现在已经不能称作是暹罗的素可泰了,应该称作是大明的素可泰,而且大明的诏令马上也会下,这暹罗马上就会改为香洲府。

    暹罗这个王朝,在皇室被灭之后,很快就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皇孙殿下,从满剌加运来的各种香料和木材都已经到了,您看要怎么处理?”

    沐晟看着面前的朱瞻圻,汇报着今天的事情。

    其实,如果是让朱瞻壑骑在沐晟的头上,沐晟是一点意见都没有,毕竟能力在那里摆着。

    技不如人,该受着的你就得受着。

    但是让朱瞻圻负责统领暹罗的事情,这沐晟是不服气的。

    可没办法,这是朱瞻壑在离开暹罗之前下的命令,沐晟也知道是为什么,无非就是让朱瞻圻锻炼一下,让他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够解决的。

    “按照原来的规矩登记在册,然后送到应天。”朱瞻圻头也不抬,眼神一直在手中的册子上。

    “木材的情况怎么样了?”

    自朱瞻壑走后,朱瞻圻其实是真的一刻都没有放松,但他所做的事情其实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

    昆扎西已经按照简笑的吩咐带兵走了,暹罗这边就是在收拾烂摊子罢了,主要的事情就只有两件。

    第一,是防备满剌加。

    和历史上一样,满剌加的国王今年亲自来大明朝贡,眼下还没到郑和船队启航送诸国使臣回国的时间,所以满剌加国王也还在应天。

    这个时候是最好的时候,因为一个没有头的苍蝇或许会严格执行之前的命令,但却做不好很好的变通。

    第二,就是修复素可泰。

    之前朱瞻壑从来都是只管破坏,修复这种事情和他没什么关系,但是这次不同。

    马来半岛太过狭长,不适合长久的驻扎,退而求其次的话就只能选择素可泰了,一是距离还算是合适,二就是这里有暹罗留下来的基础。

    修复总是比建造一个新的要更快也更省。

    除此之外,修复素可泰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朱瞻壑打算让自家老爹举家搬到这里来。

    搬到这里之后,能够更好的统治这新打下来的地方,还有就是能防着点儿别人。

    历史上,仁宣之治的确是建功颇多,但你不得不承认,朱瞻基是一个狠角色。

    能把自己的二叔给闷成瓦罐鸡,你说他是杀伐果断斩除后患也好,说他是愤懑之余的冲动也罢,作为朱高煦嫡长子的朱瞻壑不可能不防着点儿。

    哪怕,历史上的朱高煦的确是过分了。三悔人生的我,大明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