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主攻佯攻齐发动
书迷正在阅读:唐人的餐桌、人在长安,出了名的渣男、十方天士、大秦摄政王、红楼:金玉良缘、无上正道、杀神、一品布衣、我让妈妈成为av女优、繁殖母女
既然敌人已经发出了警报,杀入建州的东江军也全部放开,两千枪骑和三千飞骑按照计划,分成四队混编,向着周边村屯庄园横扫而去。 李维鸾率领的两个步兵营随后赶到,沿着大路,向通化疾进,伴随步兵前进的则是刘奇士所率的飞骑营。 兵贵神速,步骑都能够轻装前进,已经收割的,以及地里的麦子,就是人和马现成的食物和饲料。 战斗如狂风暴雨,几十个建虏全部被击杀,庄园内的满人妇孺被俘虏,押解到屯子里被看押起来。 屯子里只留下了二十来個士兵,立刻组织起百姓,将庄园内的物品分个干净,连带着已经收割的粮食。 咣,咣,咣……铜锣在响着,魏老头儿在村中走着喊着,“乡亲们,吃饱了都去割麦子,那可都是自己的,过两天就要带着粮食跟东江军走啦!” 杨氏身上披着件皮袍,满眼温柔地看着儿子在锅里煮着麦粥,粥里还翻滚着切碎的羊肉。 杨小河闻到肉香麦香,用力地咽了口唾沫,抬头看着母亲,嘿嘿笑着,说道:“俺还没说完呢,进了庄园,啥都是好的,大家都可着劲儿的抢。俺抢个件皮袍,一件夹袄,还有锅……” 静静地听着儿子在兴高采烈地讲述,杨氏露出笑意,赞道:“俺儿就是厉害,抢的都是最有用的。” 杨小河一脸得意,用筷子搅和着麦粥,说道:“凶恶的建奴都被砍了脑袋,那个抽过俺鞭子的家伙,也没跑得了……” “东江军把庄园里的羊都杀了,每家都分了一大块;牛车马车十几辆,说是给走不动的人坐,谁也不落,都去他们的地盘……” 杨氏心里安定了许多,既然东江军安排得周到,她也不用担心拖累儿子。能活着,谁愿意死呢? 杨小河尝了尝麦粥,真香啊,他给母亲盛了一大碗,看着母亲吃进嘴里,他才自己盛粥吃饭。 真香,真好吃!杨氏感觉着麦香肉香久久地弥散在口中,看着精瘦的儿子在狼吞虎咽,眼眶不由得湿了。 公公、婆婆都饿死了,全靠着儿子,她才能活到今天。野菜、老鼠、泥鳅、树皮……凡是能吃进嘴里的,就差泥土和石头了。 杨小河大口地吃着,连烫都顾不得。转头看着母亲,咧嘴笑着,说道:“娘,我吃好就去割麦子,多带些粮食,咱们路上也饿不着了。” 杨氏微笑着颌首,又嘱咐道:“娘吃饱饭,也有点劲儿,帮你一起打麦子。” 杨小河看着有了精神的母亲,笑得开心,心里感觉一下子敞亮起来,生活的希望也光明起来。 魏老头儿在屯子里喊了一圈,便向留守的兵爷报告。尽管东江军的士兵对百姓挺和气,但他还是带着敬畏和谄媚。 “你再找几个忠厚老实的村民,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快。” 中年的小军官和蔼地对魏老头儿说道:“麦子尽快收割,尽快晾晒脱粒,最多两三天,便要离开这里,很长的路途,粮食可是要自身携带。”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读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老魏头儿点头哈腰,恭敬地应着,“有两三天时间缓一缓,多吃上几顿饱饭,每人差不多也能背三四十斤粮食……” “割下的麦子都归自己,大家伙肯定出死力地干活儿。一会儿吃完饭,肯定老老少少都出来了。连夜干的话,一宿也差不多把麦子都割完了。” 军官点了点头,说道:“老魏,那你就先家去吃饭。谁做事,东江军也不会亏待,一天给你二十斤粮食。也告诉其他人,同样的待遇。” 老魏头儿喜出望外,作揖打躬地谢过,才转身离开。 “这些老百姓,竟连皇太极死了都不知道。”一个士兵望着老头儿离去的背影,轻轻摇了摇头,“个个都瘦得皮包骨,两三天的时间能缓过来吗?” 军官轻抚着额头,也不是太确定,无奈地说道:“只是百多里的路程,互相帮扶着,应该没有大问题。坐上船就好了,直接驶进鸭绿江,全是水路,不会太累。” 在通化地区水陆会合,是作战计划的第一步。东江水师的,还有从朝鲜借的船只,有一百多条,来回转运,是最为快捷的办法。 正说着话,便见有村民已经出了家门,赶着去割地里的麦子。这不仅将是自家的吃食,还是路上的干粮,少了可心里没底。 村民们走过村口,还不忘恭敬地向兵爷躬身施礼,和老魏头儿是一样的神情和态度。 被压迫得时间太长,他们本已没有了希望,只是一天一天地苟活。突然的解放,他们短时间内也难以适应。 老魏头儿也很快回来,还带着几个虽然干瘦却还年轻的百姓。他们不用下地割麦,而是把已经收上来堆放在打谷场的麦子进行脱粒加工。 此次郭大靖率军袭攻,打的就是以战养战的主意,虽然也携带了部分粮草物资,但多数还是要靠缴获。 一个村屯的粮食不多,但在建州,有上百个村屯,足够支撑东江军完成此次作战行动。 杨小河也加入了抢收麦子的行列,与其他百姓一样,都充满了干劲儿。并不壮实的身板,却能扛起一大捆麦子,蹒跚而又喜悦地往家里背。 黄昏之后,天色渐暗,可依然挡不住百姓们收割庄稼的热情。在朦胧的月光下,麦田里依然是一副热火朝天的场面。 ……………… 旅顺堡保卫战,小黑山阻击战,南关保卫战,遵化大战……历数郭大靖所指挥,或者是深度参与的作战,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蓄谋已久、准备充分。 不管是弹药物资,还是行进路线,甚至是作战时间,以及突发的意外,基本上都要考虑到,并制定详细的方案。 袭攻建州的计划,更是早在镇江之役后便已经初步制定。 特战营这支郭大靖亲自训练的精锐部队,便放在了辽东,不断地进行侦察刺探,为郭大靖的计划作着持续的完善。 遵化大战后,郭大靖回到辽南便开始紧锣密鼓地作最后的准备,皮岛驻防部队增加到一个协,弹药物资不断地运至皮岛或镇江。 前前后后算下来,为了这次的袭攻行动,已经进行一年多的准备。作战计划也几次修改,终于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说是袭攻,却是出动了近半的东江军兵力。说得更确切一些,其实是可以算成一场主动进攻的大战役。 趁着建虏还未从大饥荒和遵化惨败中恢复过来,趁着其主力在辽沈被牵制,郭大靖已不满足于只是袭扰,而是要力争打大仗、克大敌。 平辽灭虏如何能成功,决战的时机在何时,郭大靖已经抓住了其中的关键。 不是攻城拔寨,占领多大的地盘,而是尽可能地消灭建虏的有生力量,使其彻底丧失与东江军对抗的人力。 所以,此次攻袭行动的计划是他与参谋人员反复商议,反复计算,才最后拍板定案的。 先是数千骑兵分成数队,横扫村屯庄园,其后则是将近万人的步骑,最后则又是一万多人的步炮骑。 郭大靖希望诱使建虏打成添油战术,比如通化地区的千余骑建虏,以及赫图阿拉的数千之众,很可能根据初期的情报,得出错误的判断。 通化的建虏以为是一两千骑的敌人袭扰,赶来援救作战,却没有想到将面对近万步骑的痛击;赫图阿拉以为是近万敌人,其余是两万多步骑炮的精锐。 远在辽沈的建虏主力,得到情报,派出援兵;再得到更正的情报,再派出援兵。来来回回的时间,足够东江军获得足够的战果,基本达到作战目的了。 而就在郭大靖率部突进建州,向着通化急攻猛进的时候,海州城的建虏已经处于紧张地警戒状态,以应对来势汹汹的敌人。 阿济格带着几十骑亲兵在海城河沿岸巡视,纵马登上一个土丘,居高望远,瞭望着海城河中的敌人船只,以及数座正在不断向北岸延伸的浮桥。 再放开视线,便是对岸的营寨,以及同样沿河巡视警戒的骑兵部队。 “昨天对岸又增加了一支新部队,有数千之多,打着左协的旗号,也出现了郭字大旗。”阿济格伸手一指,沉声说道:“看来,敌人对于此次进攻是势在必得。” “贝勒爷英明。”甲喇额真格罗阿先恭维了一句,才继续说道:“进入海城河的船只又多了数艘,上面载有大炮,能直接轰击到岸上六百余步。” 阿济格皱紧了眉头,对于东江军的水师和大炮,他感到很无奈。特别是红夷大炮,以及射程更远的那种,都远超他们现在所拥有老式火炮。 “派人送信,给辽阳的二贝勒,还有沈阳的汗王。”阿济格微眯着眼睛,缓缓说道:“敌人兵力雄厚,请二贝勒率所部赶来增援。” 阿济格认为自己可能调动不了阿敏,同时给多尔衮去信,也是要他再督促一下。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敌人有将近三四万人马,又有火炮助阵,海州卫城的防御,他并没有太大的信心。 如果阿敏能率军赶来,在城外立寨驻防,形成犄角之势,则能大大减轻城防的压力。 阿济格瞭望良久,心情沉重,率领亲兵继续巡视,来到了已经修建得七七八八的营寨前。 即便阿敏没有来,阿济格也不准备把全部兵力留在城内,作死守的打算。 哪怕营寨被敌人攻破占领,阿济格也要率数千精骑在城外游动,伺机展开骑兵的短促突击,使敌人有所顾忌,不能专心地攻城。 这是常规操作,阿济格相信敌人也能想得到。 近岸厮杀也是不利的,敌人有火炮助阵。 阿济格理想中的打法,就是放敌人上岸,在火炮射程之外,利用己军骑兵的机动和冲击,趁敌立足未稳时,发动左突右冲的袭攻。 当然,也少不了楯车重甲兵的老招数。除此以外,建虏已经没有了别的办法。 尽管阿济格已经准备得相当充分,可在援军到来前,信心还稍嫌不足,尽管表现得胸有成竹、镇定自若的样子。 遵化惨败后,包括多尔衮、阿济格等亲历者在内,都对东江军的凶猛火力,以及骑兵的犀利冲杀,产生了恐惧心理。 这也是建虏一直没有敢于发动反扑,或是报复性进攻的关键因素。 当然,在南关挫败之后,这种对于东江军倚坚防御存有忌惮的心理已经产生。遵化大战,更是达到了顶点。 所以,多尔衮和阿济格等人商议之后,才要重占海州,为辽沈提供更大的缓冲地带,并以守为攻。 既然头不够铁,面对东江军犀利的火器,难以突破其坚固工事,且招致较大伤亡,那就反其道而行之,让东江军前来进攻好了。 攻守易势,或许被动,但这也是建虏所能采取的最好的办法。 与此同时,建虏还是希望在东江军发动进攻的时候,能够抓住破绽,在野战中战胜东江军。 只要东江军动起来,肯定就有可趁之机。不管是野外行进,还是攻打城池,建虏都认为机会发挥他们野战之长。 可即便如此,建虏也没想到东江军会在此时发动,这给他们造成了不少的困难。 首先是人力不足,秋收却要保证,这是摆脱大饥荒影响,以及日后行动的物资基础。为此,很多牛录能够动员的披甲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其次是季节不对,河流纵横的海州,甚至是辽南,并不适合建虏的行动。如果是冬季,河流封冻,建虏不会眼睁睁地看着东江军推进到海城河。 当然,从盖州推进到海城河,距离也很短,建虏的机动空间很小,未必能有机会,且要冒着背水作战的危险。 营寨修得很坚固,这是重占海州卫城后,便开始的工作。楯车也打造了很多,看到这些,似乎给了阿济格一些胜利的信心。 东江军从旅顺堡扩展到金州,再到复州、盖州,一直采取的是防守反击的打法,包括遵化大战也是如此。 对于东江军的第一次大规模主动进攻,建虏很重视,但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这既让阿济格感到压力,可也有着见识一番的小期待。如果进攻头不够铁,防守也无济于事,岂不是败局已定?样样稀松的逆天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