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历史小说 - 汉末雄风在线阅读 - 第八十四章 汉亡于何处,势猛如破竹上

第八十四章 汉亡于何处,势猛如破竹上

    赵旻再次举杯敬酒,仿佛曹操此刻正端坐于其人对面。

    “曹公雄才大略,胜于袁本初,奈何造化弄人,公壮志未酬。今旻秉公遗志,誓要终结乱世,还天下以太平,还黎庶以清明。请公满饮!”

    言罢,其人小心翼翼将冢前美酒泼洒于地,复又倒上一杯,自己方才仰首一饮而尽。

    “公制豪族、扶黎庶、平定中原、重振朝廷。短短五年间,中原无兵戈,百姓各归所。公何其壮哉!”

    赵旻将曹操生前功绩娓娓道来,一旁的曹彰、曹植二人默默听着,眼泪奔涌不止。

    赵旻喃喃自语间,一壶中山冬酿便喝得涓滴不剩。

    “今日与公畅饮,旻心甚快!曹公英灵且息,待旻来日荡平天下,再与公一醉方休!”

    赵旻再次三叩首后,长身而起,扶着俩流泪兀自不休的爱徒,向冢旁草庐行去。

    塔读@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于是有了黄巾起义、区星之乱、泰山之乱…等等大大小小起义。

    然而,因朝廷财政危机,无钱征召军队,这便有了地方豪强以部曲平叛乱之举,乱世便因此开启。

    不言而喻,豪强的部曲,正是原本是自耕农、甚至小地主的奴客。

    所以,究其根本,东汉之亡,亡于那扯犊子的税制。

    赵旻的论述,来源于唐长孺唐老,在这时代的土著看来,此论述可谓一针见血。

    是以,非止俩孩子,便连三个猛将,都有豁然开朗之感。

    赵旻长叹一声,长身而起,向曹操大冢方向深深一揖。

    “曹公已认清此点,并已着手改革,然则…惜哉!痛哉!”

    曹操虽残暴猜忌,但不可否认,其人对此乱世,可谓竭心尽力,其人之功绩不容磨灭!

    曹操绝对无愧于“英雄”二字。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三猛将神色黯然,俩孩子干脆再次嚎啕大哭起来。

    赵旻叹了口气,揉了揉俩孩子小脑袋,柔声道。

    “阿彰,阿植,你二人须秉承曹公遗志,奋力终结此乱世,不可做此儿女态。”

    夏侯惇等三人也劝勉道:“阿彰,阿植,令尊并未远离,令尊对你二人寄予厚望,你二人万不可辜负令尊期望。”

    赵旻一手一个,拽起二子。

    “阿彰阿植勿要再哭,你二人尚未束发,未来人生路途漫长,不可于此地驻足!随我来!”

    与三人道别后,赵旻牵着俩仍哭唧唧的爱徒小手,向曹家大院行去。

    一大两小的三人背影,渐行渐远。

    曹洪长叹一声。

    “元让兄,子和,某以为,应速向妙才修书一封。”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夏侯惇独眼眯了起来,默默注视着远方,一言不发。

    曹纯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曹操大冢,低声道:“二位兄长,纯竟认为,大兄之败理所应当。”

    夏侯惇和曹洪同时看向曹纯,张口欲言,片刻后,却均发出一声长叹。

    曹洪取出笔墨和简册,伏案疾书起来。

    曹家大院内。

    卞夫人正与曹仁秘议。

    曹仁蹙眉道:“嫂嫂,此事恐于理、于礼皆不合也。况且卫将军决不会应允。”

    卞夫人此刻冷静下来,叹道:“子孝言之有理,妾一时冲动。”

    曹仁松了口气:“嫂嫂,卫将军喜爱阿彰阿植二人,此便足矣,某等万不可节外生枝。”

    卞夫人颔首:“此事就此作罢,子孝万不可再提。妾这便为刘元颖修书一封,子孝当恳请卫将军留其人性命。”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曹仁抱拳:“嫂嫂放心。”

    卞夫人俏脸上现出戚容。

    “子孝,妾实未料到,曹氏竟会落入而今窘境。”

    曹仁苦笑:“嫂嫂,而今至少比十年前强百倍。”

    十年前…往事不堪回首…

    卞夫人俏脸上神色极复杂。

    显然,她也回忆起十年前那惨淡无比的人生。

    【作者题外话】:土地兼并之事,正文中已做论述,所以,这一章咱们大略聊一聊曹操的出身情况。

    在此之前,云某先引用陈寿先生之赞语作为开篇。

    云某当然不是袁绍粉,更非曹孙刘粉,云某是咱们华夏神州铁杆粉。

    首发&:塔>-读小说

    所以,云某或许会有诸多冒犯西方大老爷之处,西方大老爷的粉丝们勿怪。

    先借陈寿先生之言夸夸曹老板。

    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申指《申子》作者、战国时韩国名相申不害,商是商君卫鞅,韩是韩信,白是白起。

    简而言之,曹魏太祖武皇帝,也就是曹老板文韬武略,是个六边形战士。

    此言非虚。

    虽然陈寿先生说的这四人,几乎没有一个得善终。

    再次强调:

    三国是动荡乱世,征战不休,人丁锐减。按曹操所言,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但随着历史发展、三国却逐渐成为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时代。

    三国的传奇色彩、主要在于给予了普通人“阶层跃迁”的希望。

    塔读@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祖父(曹)腾……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曹)嵩,乞丐携养,因赃假位……操赘阉遗丑,本无令德。--《为袁绍檄豫州》

    从曹嵩、曹操的出身来看,本就是宦官的养子养孙,怎可能会有什么教养?

    曹腾都沦落到“阉割为奴”的田地了,其家庭落魄潦倒,是显而易见的。

    注意:作为西汉名相曹参后代,谯县曹氏不算小族,但曹腾支房显然不是强宗。

    虽然《后汉书》记载曹腾为官谨慎小心、不犯过错。但也就止步于此。

    指望阉人曹腾具备“儒学修养”,无异痴人说梦。

    (曹)腾用事省闼三十余年,奉事四帝,未尝有过。--《后汉书宦者列传》

    曹嵩在养父的庇护下,也“不出意外”地成长为一个昏聩的赃官。

    其履职显要,政绩却一无可取,最终竟死于贪财。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其人避难琅琊时,辎重百余车,被陶谦盯上,全军覆没。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指望曹嵩这样的人,具备名士素养,也断无可能。

    曹操年轻时亦满身的无赖习气,“装病构陷叔父”,便是典型例证。

    其叔父数言之于(曹)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曹瞒传》

    至于其个人爱好,无外乎斗鸡走狗,飞鹰逐兔;与刘备的“喜狗马、音乐、美衣服”毫无二致。

    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曹瞒传》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蜀书二先主传》

    曹操成年后虽然“略通经传”,但研读的重心,大抵不在经学,而在“史学”与“诸子学”。尤其是诸子中的兵家与法家。

    他甚至亲笔为《孙子兵法》做注,还撰写《孟德新书》。与“世传家学”的儒教子弟,呈现出完全相反的特点。属于非常典型的寒门特征。

    (太祖)自作兵书十余万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从事。--王沈《魏书》

    《续孙子兵法》二卷,《兵书略要》九卷,均魏武帝撰。--《隋志经籍志》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曹魏三祖,即魏武、文帝、明帝祖孙三代,是非常典型的“法家政治”。

    其呈现出明显的“王霸杂揉”特点。

    特别要强调,诸子中的法家,与今日的“法制精神”完全无关,其讲究“法治”。

    此“治”不同于彼“制”,“法治”讲究的是御下之道、集权之术。

    寒门重用法家,是必然现象。

    这在吴蜀两国同理。

    刘备、诸葛亮也是法家的狂热追捧者;

    孙策、孙权亦然。

    关于君主“儒、法”的选择倾向,可以从以下角度解释。

    法家主张集权,搞君主专制。这当然会损害士大夫的利益。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儒家讲究“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因此会分割君主的权力。

    而这,恰恰便是曹操与袁绍的不同之处!

    以“士族代表”类型的军阀为例。

    如袁绍、刘璋等人,虽然强盛一时,但派系四分五裂,勾心斗角;

    大族横征暴敛、君主亦无力制约。

    换言之,并不是袁绍、刘璋选择了“共治天下”,而是大族选择了袁绍、刘璋做“世家的代表”。

    此时,军阀不过是门阀的傀儡。

    曹操、刘备等寒门出身的次等军阀,早期并无士族助力,而靠武力为依托,逐步发展。

    因此发迹之后,其人可以较少受到大族的掣肘。

    一言蔽之,袁绍刘璋的“行王道”看似是人心所向、时势所趋,实际是作茧自缚。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而曹操、刘备“行霸道”虽然初期举步维艰,但之后受到的阻挠亦少。

    虽然袁绍与曹操类似、亦喜游侠之事,但汝南袁氏有传家经学(《孟氏易》),且袁绍本人比较重视个人声望(见许邵故事),能够“矫情自饰”。

    所以其人与曹操这种“游猎无度、飞鹰走马”的暴发户子弟,有明显区别。

    何况袁基作为汝南袁氏嗣子,其人学问、德行确实值得当时称道。

    同郡袁绍,公族豪侠,去濮阳令归,车徒甚盛。将入郡界,乃谢遣宾客,曰:“吾舆与服(盛装的衣物马具)岂可使许子将(许邵)见?”--《后汉书袁绍传》

    注意:许邵是“清谈臧否、褒贬人物”的名士。

    袁绍不希望自己的奢华给许邵留下坏印象,影响个人声誉。

    综上,寒门与士族最根本的不同,便是对传统不甚重视、于礼法也甚为轻薄。

    士族奉行儒家的“经明行修”,对寒族基本不管用。

    总之: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文帝、明帝沿袭魏武之道,王霸兼杂,鞭挞宇内,始终没有彻底儒化。

    其婚姻贵贱、个人爱好、素质修养与执政方式,无一不是寒门特点的体现。

    反而是儒化后的三少帝,权柄下移、威权日去,终被奸臣篡国。这就是讽刺至极的故事了。

    霸道令其生,王道令其死。时也命也!云垂赏竹涛的汉末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