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战争的默契
书迷正在阅读:看上相亲对象的Alpha姐姐(gl,双A)、摘花(1v1,H)、署名:无、不再沉默、见微知著(弟妹 H)、有家男仆店、西沉寂静地 (校园 h)、三国之江东霸业、秦昊苏容妃、魔教圣女非要嫁给我
“杀——” 大量的骑兵,一个个披着铠甲,顶着烈日,在浓厚的灰尘之中,不断的向前突击。 就在前方,数不尽的军队,列着方阵,组成一堵堵墙,企图拦截。 可惜,面对一支锋利的箭矢,笨重的围墙,怎么也抵挡不住,也合拢不了。 “统制,怎么不让咱们骑兵营出动?” 副将侯拱极则抬起头,望着灰尘席卷的大地,轻轻说道。 “你们都是火种,岂能随便熄灭。” 李经武沉声道,他抬头,见到那一幅巨大的“吴”姓旗帜,脸上浮现一丝无奈。 骑兵营虽然经过百般扩充,到目前为止也不过是一人双马,一万人左右,比关宁铁骑,少了一多半。 这种情况下,只能靠着步兵来硬推,骑兵只能追赶,驱逐。 这场驱逐战,更像是一场演戏,双方都没有交战,也没有死伤,但动作看起来很大,很让人迷惑。 半天功夫过去,李经武来到了扬州城。 自此,从南京到庐州,到徐州,再到淮安,最后,他终于绕了一大圈,走了几个月,抵达了扬州城。 偌大的南直隶,直接收入囊中。 将吴三桂礼送出境之后,剩余的大军,在整个淮海进行驻扎。 扬州城中,李经武完美地完成了朝廷的任务,所以志得圆满。 按照之前的商议,不由开口道:“即今日起,建立淮海防线,北至徐州、淮安,中至庐州,凤阳,都将纳入其中。” “所以,咱们需要在扬州,待上个把月,等待陛下的旨意,再进行安排。” “遵令——” 众将纷纷点头,对此不敢不满。 李经武点点头,心中满意之极。 自己终于有驾驭他们的威望了。 …… 而吴三桂,则带着大量的军队,物资,不断的向北进发。 不过,他们发现自己身后跟着尾巴,一旦停下歇息,立马就会被追上,从而被咬住,极为恶心。 吴三桂闻言此事,不由得饮了口水,说道:“就当是一条狗,由它去吧。” “咱们最要紧的,还是得离开这鬼地方。” 想到之前的战事,他不由得心有余悸。 整整十万人,形成紧密的阵型,一步步的逼近,仿佛张开了血盆大口,将关宁铁骑一口吞下。 这种与流贼不同的松散不同,较为齐整而又紧密,即使能够冲破,对于他来说,这种损失也是难以接受的。 明军的目标是土地,而吴三桂,则是维护军队, 所以,双方心有灵犀的选择了不接触,自然就没了伤害。 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场大胜,双赢,各取所需。 不过,这一两年来的局势,吴三桂已经看不懂了。 或者说,满清对于天下攻势的停滞,仅仅在北方占据走势,这让他心中极为忧虑。 “满清不行了……” 嘀咕着,吴三桂的脸庞掩饰在盔甲之下,对于满清的实力,心中已经充斥着怀疑。 “既然你不来见我,那我派人过去。” 虽然说这样有失底气,但吴三桂别无他法。 深谙骑墙之术的他明白,两边下注才是王者之道。 不管这堵墙靠不靠得住,都得骑一下才知道。 …… 战争是为了政治服务的。 而政治,不仅仅只是战争。 山西,大同。 相对于战争遍地的陕西,瘟疫横行的北直隶,作为晋商的大本营,山西反而更加繁华,安稳。 无他,跪得干脆。 当李自成来的时候,山西几乎全降,而当李自成溃败后,满清又迅速地接收了山西省。 自明初开中法以来,晋商就掌握了边贸的贸易法则,于是造就了天下三大商帮之一的晋商。 不过,让晋商成为巅峰的,这是所谓的八大皇商。 即山西商人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 明末时,他们不断的勾结边将,输送大量的粮草物资,并且为满清销脏,赚取双头钱。 即,满清数次入关劫掠的金银珠宝,晋商拿来够买物资,反过来输送给小冰河期的辽东。 一个失血,一个补血,自然不一样。 也因此,这八大家族,在满清入关后,得到了皇商身份的赏赐,同时隶属于内务府(加上狗绳)。 而对于满清所谓的官爵,他们直接舍去。 所以,不能说晋商当汉奸,而是八大家族当汉奸,不能以偏概全。 姜宅。 作为大同总兵姜襄的家宅,不仅占地庞大,而且尽善尽美,可谓是大同之中,最为豪奢的宅院。 只是,此时的他,却满脸的愁绪。 方正的大脸,大鼻子,笑起来眯着眼,让姜襄极其被人信任。 “范家老太太七十诞辰,可不能耽误了。” 姜襄忙不迭让人拿走,随即又拿起了一张书信。 一封书信在他的手中不断的翻着,满是痕迹。 挺起来的肚子,呼吸急促,不断的上下起伏。 “在京官员三品以上,在外官员总督、巡抚、总兵”各“送亲子一人入朝侍卫,以习满洲礼仪,察试才能,授以任使……” 这是朝廷五月间颁布的一项政策,辗转几个月,来到了他的手中。 “唉!摄政王这是在猜忌呀!” 姜襄阴沉着脸,脸上满是不爽。 如果是在去年,或者是满清刚入关的时候,这项政策对他来说,完全就是毛毛雨,不值一提。 但如今,在他眼中却是色厉内荏,心虚的表情。 只有担心控不住地方,才会出此下策。 思虑了许久,姜襄咬着牙,开口道:“去,让大少爷准备一番,多收拾点东西,明天一早去往北京!”请下载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是!” 一旁的管家一怔,连忙应下, 姜襄站起身,望着天空高悬的太,不由得嘀咕着:“本以为是初升的太阳,谁知道是正午的,指不定什么时候跌落呢!” “总兵,今夏的军粮,又减少了两成。” 这时,负责后勤的人,哭着脸,一脸无奈的说道。 “什么?怎么回事?” 姜襄大吃一惊。 “这两年来,北方战士吃紧,地方不断的抽调粮草,咱们山西也免不了,地方没有钱粮了。”飞天缆车的逆流启明(大明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