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老朱的方法
书迷正在阅读:爱潮魔法师(人外)、往生怪谈、美人的诱惑h、到各个世界拯救被众人群奸的老婆(快穿)、被淫树奸淫改造的王子、雀儿药粥(短篇双性合集)、假面具、丰饶之地、【总攻】快穿之主角都是我的菜、【同人】生日快乐
朱樉给朱标解释了一下什么是火耗归公。 后者听完一脸的欣喜之色。 “这么好的办法,以前咋就没人提起呢?” “你觉得谁敢提出来?”朱樉一句反问,朱标顿时噎住了。 地方上的事,他多多少少都是知道的。 以前官员们的俸禄低,所以他们就要从其他地方增加自己的收入,不然一家人都要饿死。 当然,更多的,还是贪。 人的贪欲是无限的。 若有人敢提出火耗归公的想法,那就是在断大家的财路。 老话说,断人财路,无异于杀人父母。 那提出这个想法的官员,会有好下场? 最后的结局必然是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啊,这就看皇帝他能不能想得到了。 “涨俸,完善官员的福利体系之后,还要时不时的对官员进行思想教育,加强思想建设。” “尽可能的降低贪腐官员的数量。” “反贪腐,是一条极为漫长的道路。”朱樉感慨的说道。zWWx.org “嗯,我明白。”朱标点点头,也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自己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接着,两人又聊了一些其他的,朱樉告辞离开。 —— 长乐宫。 这一两个月,老朱白天基本上也都在睡觉。 看守的老太监还以为老朱出什么事了,观察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老朱并没有什么事。 每天就是该吃吃,该喝喝,或者锻炼一下,消消食,然后接着睡。 于是便放下了心。 随着夜幕降临,老朱的眸子猛地睁开,仿佛有光迸发。 随后,他蹑手蹑脚的下了床,走到一个角落。 小心翼翼的掀起地板。 只见这地板下方,已经被他挖出了一个洞。 当初修建这紫禁城的时候,他就命人秘密修建了密道。 以作为不时之需。 事后,所有修建密道的人,也被他命人秘密处理掉了。 这个秘密,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老朱记得很清楚,有一条密道是从长乐宫经过的。 他现在被困在这里,想要出去,就只有挖出一条通往密道的地道。(剧情需要,现实应该是挖不动的) 至于挖出来的土,他就扔到马桶里。 因为每天都有人来换马桶。 而且他每次往里扔的土也不多,将暴露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孽障,等着,等咱出去,咱一定砍了你。” “标儿,爹说过,爹会为你报仇的。” 老朱手里拿着一个陶瓷碎片,一边挖,一边在心里说着。 这个陶瓷碎片是他偷偷藏起来的。 现如今,砍死他口中的孽障,是他唯一的执念。 不知道过了多久,老朱看着眼前的土,觉得够多了,便停了下来。 然后将挖出的土,带出来扔到马桶里。 接着,便将房间里的一切恢复原样。 他在这里住了那么长时间,对这里的一切都非常熟悉。 再加上还有月光,也能看清。 而且地面上的痕迹,也被他处理干净了。 毕竟,他是一个心思缜密的人。 不会留下明显的破绽。 将一切都收拾好,老朱再次回到了床上。 等待天明。 —— 另一边。 朱樉很忙碌,他带着工部的人一起搞京城改造的图纸。 忙碌到深夜全是常事。 而科举考试也在这段时间中接近尾声。 此次科举,恩科总监还是宋濂。 主要是他的威望够高。 考试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有标准答案的。 而算学方面,最后压轴的几道大题,都是初中内容。 题目虽然不难,但陷阱很多,考验的就是学子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考试结束后,京城和往年这个时候一样热闹。 但在这热闹之下,隐藏着寻常人察觉不到的暗流。 究其原因,就是摊丁入亩和士绅一体纳粮。 这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了。 又是一次朝会,奉天殿。 朱标高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平静的看着下方的一众臣子。 “陛下,臣弹劾苏州知府。” “其上任不足一月,便已搅得苏州府人心惶惶。” “十余位在当地颇有名望的乡绅,皆被其处死。” “还是打着朝廷的名号。” “如此下去,有损朝廷声望,还容易激起民愤。” “臣恳请陛下诛此国贼。” 一名官员站出来说道。 “臣弹劾扬州知府……” “臣弹劾杭州知府……” 几乎是一半的大臣都站出来弹劾。 朱标静静的看着这一切,心中冷笑。 这些站出来的大臣,几乎和这些地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手中可不仅仅只有一个锦衣卫。 还有另外一个情报组织。 情报头子就是二虎。 二虎跟了他们家已经超过二十年了,忠心耿耿。 之前胡惟庸叛乱,二虎为断后,与叛军厮杀,身受重伤。 所以并不知道老朱还没死的事,在他的心里,老朱已经死了。 养好伤之后,朱标也要登基了。 于是二虎又开始效忠朱标。 因为朱标是老朱最看重的继承人,二虎自然会继续辅佐朱标。 后面朱标命二虎秘密组建一支情报机构,独立于锦衣卫之外。 朱标虽然敦厚仁慈,但手段一点也不差。 小瞧他的人,绝对会死无葬身之地。 这时,朱标的目光停在了一名御史身上。 这是他安排的人。 这些站出来弹劾的人,难道不知道,他们弹劾的人都是自己安排的吗? 为什么还要弹劾,无非就是利益问题。 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这都是增加国家财政的政策,他们难道不知道吗? 当然知道。 可这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这种只在乎自己利益,而不关心国家的人,要之何用。 朱标早就有了动刀子的想法。 只是之前候补官员不足,朝局还未稳定,自己只能忍着。 现在科举就只剩下最后一个殿试。 填补中枢的官员也从地方上调任过来。 因为他还记得朱樉的那句话,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 没有基层经验的官员,无法处理好与百姓的关系。 容易使朝廷在百姓心中失去威望,失去信任。 制定政策什么的,也不会考虑百姓的想法。 民心,是绝对不能失去的。 …… ……两广总督的大明:皇上,秦王带着太子造反了